|
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大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时间:2021-03-16 各区市县人民政府,各先导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委办局、各直属机构,各有关单位: 《大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业经大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目 录
第一章 奋力攻坚克难 擘画现代化建设新蓝图.......................6 第一节 发展基础........................................................................ 6 第二节 发展环境...................................................................... 13 第三节 总体要求...................................................................... 16 第二章 强化战略科技引领 建设创新策源中心.....................25 第一节 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26 第二节 打造战略科创载体...................................................... 27 第三节 提高企业科创主体地位.............................................. 29 第四节 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新高地.................................. 30 第五节 营造国际一流创新生态.............................................. 32 第三章 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33 第一节 提升大连制造竞争力.................................................. 34 第二节 提高大连服务发展能级.............................................. 39 第三节 壮大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 41 第四节 推动都市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43 第五节 加强品牌建设.............................................................. 45 第四章 推动数字化赋能 建设数字大连.................................46 第一节 培育富有活力的数字经济.......................................... 46 第二节 打造协同高效的数字政府.......................................... 49 第三节 建设普惠便民的数字社会.......................................... 51 第四节 营造优良的数字生态.................................................. 55 第五章 增强服务带动功能 推进亚太对流枢纽建设............ 56 第一节 提升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地位.................................. 57 第二节 强化国际物流中心功能.............................................. 58 第三节 提高东北亚国际贸易中心能级.................................. 60 第四节 提升区域性金融中心辐射力...................................... 62 第六章 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64 第一节 加快培育内需体系...................................................... 64 第二节 促进国内大循环.......................................................... 65 第三节 推动双循环格局构建.................................................. 67 第四节 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68 第一节 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 72 第二节 高水平建设对外开放平台.......................................... 73 第三节 建设中日韩合作门户城市.......................................... 75 第四节 拓展东北亚合作空间.................................................. 75 第五节 推动区域联动发展...................................................... 77 第一节 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 79 第二节 培育更具活力和竞争力的市场主体.......................... 82 第三节 深化重点要素市场化改革.......................................... 83 第九章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 85 第一节 构建全市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85 第二节 扎实推进乡村振兴...................................................... 91 第三节 推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93 第四节 开创陆海统筹发展新局面.......................................... 95 第十章 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提升国际化城市品质..... 96 第一节 构筑国际性综合交通体系.......................................... 96 第二节 建立现代能源基础设施体系...................................... 98 第三节 强化水务基础设施保障能力.................................... 100 第四节 提高市政设施现代化水平........................................ 101 第十一章 夯实绿色发展根基 建设生态宜居城市................102 第一节 构建滨城生态安全格局............................................ 103 第二节 持续推动环境质量升级............................................ 105 第三节 加快形成绿色低碳发展方式.................................... 107 第四节 健全生态文明体制机制............................................ 109 第十二章 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共建共享幸福大连...............110 第一节 着力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110 第二节 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 111 第三节 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 113 第四节 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115 第五节 推进健康大连建设.................................................... 117 第六节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119 第七节 加强公共服务制度建设............................................ 121 第十三章 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 塑造人文大连新气象.......122 第一节 营建城市文明新形象................................................ 122 第二节 打造“人文四城”城市名牌......................................... 123 第三节 发展特色文化产业.................................................... 125 第四节 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126 第十四章 统筹发展和安全 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城市.......128 第一节 严格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 128 第二节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130 第三节 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 131 第四节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 132 第十五章 强化规划引领 实现宏伟蓝图...............................133 第一节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133 第二节 充分发挥规划的导向作用........................................ 136 第三节 加强规划的实施与保障............................................ 137
大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共辽宁省委关于制定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共大连市委关于制定大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全市战略意图,擘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宏伟蓝图,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引导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导向,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 奋力攻坚克难 擘画现代化建设新蓝图 第一节 发展基础“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形势,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广大市民,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四个着力”和“三个推进”总要求,聚焦补齐“四个短板”,抓好“六项重点工作”,努力克服“三期叠加”等因素的不利影响,全力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两先区”建设成效显著,“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基本完成,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为“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成效。“十三五”时期,地区生产总值完成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99%,全市经济总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稳居东北地区领先水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分别为5.7%和8%,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用水量持续下降,科技进步贡献率和全员劳动生产率持续提高,要素投入结构不断改善,经济发展韧性进一步增强,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有效提升。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产业结构优化先导区建设初具成效,获批全国第二批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三次产业比重由2015年的5.2:46.4:48.4调整为2020年的6.5:40:53.5。粮食生产保持稳定,渔业、畜牧、蔬菜、水果等优势产业加快发展,都市现代农业综合发展水平继续保持全国35个大中城市前列。石化产业实现产业链价值链双向突破,恒力20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150万吨乙烯项目等投产运行,长兴岛(西中岛)石化产业基地初具规模。装备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在核电装备、轨道交通、数控机床、新能源等领域形成一大批新产品、新技术。金融、物流、文旅、商贸等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提升。 创新创业活力不断增强。2020年全市R&D经费投入强度2.8%左右。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增强,研发经费70%来源于企业。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批建设。高新区推动双创政策落地获得国务院督查通报激励。经济技术开发区、甘井子区获批国家第三批双创示范基地。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和先进光源大科学装置项目稳步推进,中科院大学能源学院投入使用。组建大连理工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和干细胞与精准医学创新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全市新建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240家,国家级创新平台累计达到57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过2400家,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与备案众创空间达125家。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31项。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240亿元。 城市综合功能显著提升。航运、物流、金融和贸易“四个中心”能级不断提升。新机场建设选址获批,并纳入国家发展规划。大窑湾三期、四期、国际邮轮港、庄河港区等重点工程开工建设。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不断完善,全市轨道交通通车里程增加至158公里。大连北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大连湾海底隧道和光明路延伸工程顺利推进。地铁1号线二期、2号线二期东段通车运营,地铁5号线开工建设。公交线网不断优化,基本实现了核心区公交站点500米全覆盖。能源保障能力不断提升,结构持续优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主城区小区光纤覆盖率和农村地区行政村宽带覆盖率均达到100%,5G基站建设实现主城区和县域以及重点行业应用按需覆盖。 开放合作取得明显成效。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全面推进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互联互通与产业合作。辽宁自贸试验区(大连片区)获批,自贸区改革试验任务全部完成,“保税混矿”“进境粮食全流程监管”等入选国务院自贸区改革试点试验。中日(大连)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获批并顺利推进。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取得新进展,六市区域全方位协同发展机制基本建立。沪连合作扎实推进,重点领域合作、重点区域对接持续深入,先进经验加快复制推广。对口支援各项任务全面完成。 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深入。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成效显著。营商环境明显改善,成为第一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获评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高峰论坛“标杆城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在全国城市信用体系建设监测排名跃升至第5位。社会治理效能有效提升,连续6次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获评“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蝉联平安中国最高荣誉“长安杯”。党政机构改革、事业单位改革成果显著。国资国企改革积极推进,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完善,企业市场化经营机制逐步建立。园区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全面推开。 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蓝天保卫战成果巩固扩大,连续4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超过300天,位居北方城市前列。全面实施河(库)长制,主要河流水质优良率稳定达到80%以上,13处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优良水质面积占全市海域面积达到91%。全市林木绿化率达到50%,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以上,成功获批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区域协调发展成效显著。实施陆海统筹融合发展,海洋城市建设加快推进。县域经济整体规模位居全省前列,瓦房店市和庄河市分别位列全国百强县第71位和89位。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128个低收入村实现全部摘帽。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增强,239个集体经济“空壳村”全部脱壳。建成农村公路4000余公里,实现自然屯100%通油路。新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85处,改善12.5万人饮水条件。大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显著。 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经济社会发展先行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效果显著,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实现城乡全覆盖,城乡低保标准逐年提高。就业创业形势稳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五年新增就业55万人次。教育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实现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全覆盖,获批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职业教育基地建成并投入使用。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全面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深入推进全国第二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12家单位获国家智慧健康养老试点示范称号。文化惠民工程成效显著。 “十三五”时期,对标先进地区,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市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短板。一是产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新旧动能转换不快。在“三期叠加”影响下,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逐步降低,出口和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乏力。传统动能减弱,新动能难以支持经济保持快速发展;主导和支柱产业规模不大,缺少牵动性强的产业大集群。重大建设项目储备不足,部分重大项目受用海用地等制约。二是体制机制创新活力不足,改革开放的关键环节有待取得突破。与南方沿海城市相比,营商环境仍需强化,市场经济发达程度、运用市场化手段推进改革、配置要素资源能力等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三是城市核心功能尚未充分发挥,对东北腹地服务辐射带动作用有待提升。缺乏支撑对外开放的大型资源配置类平台。主导产业延链、补链以及产业链招商等关键环节还需突破。四是民生和城市治理领域仍有短板弱项亟待补齐。教育、医疗、文化、养老等公共服务与市民期望仍有差距,难以满足城乡居民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老年人公共服务供给面临新的挑战。城市管理和政府服务数字化、智慧化建设相对滞后,难以满足市民和企业需求,城市精细化治理能力有待提升。 第二节 发展环境“十四五”时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度演化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开局起步相互叠加,我市处于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阶段,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既面临严峻挑战,又孕育新的发展机遇。 从国际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签署,东北亚各国政局趋于稳定,区域共同施力发展经济逐渐成为共识,相互投资意愿明显加强。 从国内看,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同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差距仍然较大,生态环境建设任重道远,民生短板、社会治理有待进一步补齐和提升。 “十四五”时期,我市既要积极把握国内外环境变化,更要把握好新机遇,妥善应对一系列重大挑战。 从挑战看,一是传统产业增长动力减弱,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尚未成为支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二是人口红利优势减弱。我市已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人口老龄化、家庭少子化、劳动年龄人口减量化“三加速”态势给社会保障、医疗资源、养老资源以及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压力。三是资源环境约束趋紧。随着劳动力、土地、水等要素成本上涨,产业数量型增长模式面临产能过剩、要素趋紧的挑战。四是疫情对经济持续性影响不可避免。随着疫情的控制,冲击将从需求侧逐步扩展到生产侧,可能带来更长时间的滞后影响。 从机遇看,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大连振兴发展给予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为新时代“两先区”建设提供了不竭动力,我市改革开放创新实现实质性突破,产业、科教、人才、生态、基础设施等方面具有较强支撑能力,内生发展动能持续增强,《大连2049城市愿景规划》明确未来发展目标,凝聚了发展共识,我市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积厚成势。一是国际环境“变中有机”。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孕育突破,为我市加快成为东北亚信息、资本和人才等要素集聚配置枢纽提供了契机。二是国内发展“稳中有机”。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加快形成,我国即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积极共建“一带一路”,有利于我市发挥好综合优势,更好地服务国内市场,走向更广阔的国际舞台。三是区域发展“进中有机”。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辽中南城市群开发建设等重大战略实施,沪连合作等区域互动机制的建立,为我市创造新的发展空间。四是疫情影响“危中有机”。后疫情时代,国内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将加速重构,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将催生新供给,产生新需求,为我市数字经济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难得的时代机遇。 综合判断,“十四五”时期我市面临机遇大于挑战。要抓住发展方式深度调整的战略机遇期,推进更高起点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层次的扩大开放,保持战略定力,强化忧患意识、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聚焦“六稳”,聚力“六保”,充分发扬斗争精神,紧紧围绕筑牢实体经济“基本盘”,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坚持把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作为发展的第一要务,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发展的第一资源,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内生动力、释放发展潜力,率先为东北地区转型发展探索新路。同时,抓准时机进行“稳资强链”“引资补链”和“引资扩链”,进一步增强产业链优势,打造产业链集群,为“两先区”建设取得新突破提供强大支撑。 第三节 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大连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立足维护国家“五大安全”战略,深入落实“四个着力”“三个推进”,加快补齐“四个短板”,扎实做好“六项重点工作”。坚持以推动“两先区”建设实现新突破为统领,围绕2049城市愿景目标,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壮大实体经济和培育强大市场为基本立足点,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面向全球、面向未来,对标国际标准和水平,构建具有大连特点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构建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链接,努力打造高素质产业、高品质生活、高质量环境,不断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提升“五个中心”能级,建设“亚太对流枢纽、创新策源中心、蔚蓝时尚滨城”,加快迈向“开放创新之都、浪漫海湾名城”,为我市基本实现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基础。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发挥党的强大政治优势、思想优势、组织优势,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为新时代“两先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人民根本利益,进一步缩小城乡区域差距,激发全市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树牢新时代改革开放大旗,以更深层次改革激发新活力,以更高水平开放塑造新优势,坚决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体制机制障碍,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最大限度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最大限度调动全社会积极性,持续增强振兴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坚持系统观念。把加快建成“两先区”作为政治之责、为政之要,自觉将大连发展融入国家战略,维护好国家“五大安全”战略,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准确把握和处理发展与安全、守正与创新、秩序与活力的关系,运用系统思维推进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坚持瞄准目标。以“两先区”建设为统领,以大连2049城市愿景目标为引领,保持战略定力,发扬斗争精神,发挥比较优势,久久为功,善作善成,一张蓝图干到底,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重振城市雄风、再造城市辉煌。 ——坚持解放思想。聚焦制约振兴发展的思想观念短板,主动创新、大胆突破,克服传统路径依赖,突破利益固化藩篱,树立敢为人先的进取意识,增强敢闯敢试的改革劲头,焕发担当负责的实干精神,形成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工作方式和实践路径。 三、战略导向 “十四五”时期以国家重大战略导向为引领,大连必须坚持以下导向: 一是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发挥科技创新对优化供给结构、畅通经济循环的引领性作用,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提升产业体系和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 二是必须坚持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拓展投资消费空间,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高就业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加快培育内需体系,服务构建强大国内市场。 三是必须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依托国内大市场吸引全球商品和要素资源,更加紧密地同世界经济联系互动,融入开放合作的双循环。 四是必须全面深化改革,破除国内大循环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链接畅通的制度障碍,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环节堵点,推动资源要素有序流动、高效配置,助力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互促共进。 四、发展目标 (一)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展望二〇三五年,“两先区”建设达到新高度,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呈现新气象,基本实现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届时,我市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实力将大幅跃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中等发达经济体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形成具有鲜明大连特点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成数字大连、智造强市,引领辽宁、东北振兴发展的排头兵作用更加凸显;基本实现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高质量建成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平安大连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通达程度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建成教育强市、文化强市、人才强市、体育强市、健康大连,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全国领先,城市文化软实力位居同类城市前列;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大连建设目标基本实现。群众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和全市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加显著进展。 “开放创新之都,浪漫海湾名城”的形象日益明晰,框架基本形成。亚太对流枢纽初具规模。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地位更加巩固,大连与全球主要城市链接更加紧密,东北亚“一小时商务圈”初步形成。多元文化在大连交流碰撞,多元要素在大连循环流通,大连成为东北亚最具开放活力的国际性城市之一。创新策源中心地位初步确立。以英歌石科学城为载体的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作用充分发挥,全球创新资源、创新人才、创新企业竞相向大连集聚,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城市充满创新活力,成为东北亚最具创新活力的城市之一。世界海湾名城闻名遐迩。山海相融的滨海风貌更加鲜明,时尚浪漫人文宜居气息更加浓厚,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国内外游客在大连乐享高品质湾区与高品质服务,大连成为全球知名的湾区城市。 (二)“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 到二〇二五年,“两先区”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全省排头兵的作用进一步凸显,力争经济总量迈入万亿城市行列,创新大连、数字大连、宜居大连、幸福大连、平安大连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形成营商环境优、创新能力强、开放程度深、生态环境美、幸福指数佳、文明程度高的振兴发展新局面。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和东北亚科技创新创业创投中心能级显著提升。 ——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以上,在全国城市排名位次前移。以数字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数字大连、智造强市取得显著成效,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明显优化,高质量要素持续聚集,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都市现代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 ——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改革的系统性、协调性、首创性和精准性明显增强,形成高水平的制度创新成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产权制度改革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取得重大进展,营商环境取得新突破。国资国企改革持续深化,国有资本对城市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更加凸显。东北亚国际航运、物流、贸易和区域性金融中心功能显著提升,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取得新进展,自贸试验区开放能级全面提升,中日韩合作深入推进,亚太对流枢纽功能增强,开放引领东北全面振兴的能力明显提升。 ——创新引领实现新跃升。东北亚科技创新创业创投中心建设取得更大进展,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坚、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取得新突破,科技成果本地转化比例大幅提升,创新策源中心功能明显发挥。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增强。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比“十三五”期末翻一番,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方面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区域发展形成新格局。空间发展格局不断优化,中心城区辐射带动功能显著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壮大,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协同推进,陆海统筹发展步伐加快,海洋强市建设取得新进展,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市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不断增强,忠诚报国、敬业奉献、向上向善的道德风尚深度培育。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城市凝聚力进一步增强,文明城市建设进入全国前列。 ——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进一步优化,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形成,能源资源、水资源等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以更大力度强化能耗双控和碳排放双控,助力实现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降低,自然生态修复取得新进展,城乡人居环境更优美,生态安全屏障更牢固。 ——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全面提升,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分配结构明显改善,登记失业率保持在4.5%以内,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基本公共服务质量和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优质的教育、医疗、养老、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成为城市的新名片,人均期望寿命保持全国领先,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面提升。 ——城市治理呈现新气象。法治大连、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社会公平正义充分彰显。数字政府建设取得新突破,政府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显著提升。社会信用体系更加完善,城市管理更加科学,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自然灾害防御体系明显提升,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表
注:[]为五年累计数;①省2020年指标调整基数;②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公布后进行调整。
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安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平台建设、强化创新能力、培育创新主体、加速成果转化、构建创新生态,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动力和活力,加快建成东北亚科技创新创业创投中心,迈入国家创新型城市前列。 第一节 激发人才创新活力面向全球招贤聚才。发挥政府投入引导作用,更多依靠市场机制和发挥企业作用,制定并实施更加积极开放的引育并举人才政策,促进人才要素市场化配置。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持续创新人才政策体系,赋予用人单位更大自主权。构建“双招双引”工作机制,以引进高层次人才和高校毕业生为重点,聚集各方面优秀人才,在连高校毕业生留连率稳定在40%以上,新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1000名。实施重点人才工程计划,加快引进集聚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引领未来产业变革的“高精尖缺”和“卡脖子”领域人才。发挥“海创周”、创业就业博览会等平台作用,引进更多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和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探索“人才飞地”跨国界跨区域合作模式,支持企业设立“人才飞地”研发机构。打造“人才大篷车”工作品牌。发挥辽苏、沪连等对口合作机制优势,创新“候鸟型”柔性引才机制。畅通海外科学家来连工作通道,为外籍高层次人才来连创新创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建设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支持高新区和金普新区先行先试。鼓励在连高校优化学科专业和战略布局,加强新兴学科建设和本地急需人才培养。支持在连高校与区(市)共建教学、科技、产业“三位一体”的高教园区,建设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市校共建重点学科,研究引进高水平大学来连创建研究院、实验室和孵化基地,拓展人才培养渠道。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打造“大连工匠”品牌。实施高层次人才创新支持计划,支持100名左右尖端和领军人才,遴选培养50名左右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和750名左右青年科技之星。组织遴选外国高层次人才来连创新创业资助项目,引进海外高端人才2500人左右。 大力培育创新文化。建立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和创新发展决策容错机制,完善以创新发展为导向的考核机制,开展量化评价和工作督导。建立常态化的政府与企业双向沟通机制,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和企业家精神,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实施企业家分类培训计划,对接国内重点高校、党校、行政院校等培训机构,搭建企业家交流平台。继续办好“双创”活动周、科技活动周、专利周、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计划,打造创客生力军。 第二节 打造战略科创载体建设重大创新平台。按照建设“特色鲜明、有影响力的科学城”定位,整体谋划、分期推进,聚焦“应用基础研究、科技成果转化、未来产业培育、高端人才集聚”四大功能,建设英歌石科学城策源中心,积极参与国家实验室建设,在全国乃至全球打响“大连创新”品牌,使之成为承载国家使命的创新平台。到2025年,科学城主体框架基本建成,集聚一流科研机构达到30家以上,集聚各类科研人员6000人。建设顶尖创新平台集群。聚焦国家能源安全和能源自主可控战略需求,加快建设中国科学院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形成“1(总部大连)+X(区域分部)+N(网络实验室+产业化基地)”开放融合的创新组织体系。按照国家统一规划部署,加快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辽宁实验室精细化工与催化研究中心、智能制造研究中心建设。统筹推进自创区“一区多园多点”建设,打造自创区升级版。 推动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突破。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大力发展新型研发机构,支持在连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研力量联合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积极参与国家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重点突破新一代信息技术、洁净能源、生命健康、新材料等领域共性关键技术,通过科技赋能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加快创投机构聚集发展。建立全市创投行业联盟,支持创投相关中介服务机构发展,为创投风投机构提供募、投、管、退全链条服务。发挥中介机构、行业协会等平台作用,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管理规范的国内外创投品牌机构,培育创投市场主体。鼓励行业骨干企业、创业孵化器、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等相关主体组建创投机构。支持创投行业组织、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群团组织、创投机构等开展专业技术人才培养。 第三节 提高企业科创主体地位激活企业技术创新内生动力。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型企业。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建立产学研市场化利益联结机制。落实国家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和激励政策,发挥重大工程牵引示范作用,运用政府采购政策支持创新产品和服务。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落实企业基础研究投入税收优惠政策。发挥大企业引领支撑作用,实施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培育一批“雏鹰”“瞪羚”“独角兽”和领军企业。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为指引,推动后备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组建研发机构、掌握核心技术、获取知识产权。全面落实高企补贴和优惠政策,开展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培育行动,畅通高新技术企业上市融资渠道。实施科技重大专项和重点科技研发计划,支持引导企业开展重大产品创制、关键技术创新和技术成果应用。支持有条件的科技企业参与国家、省、市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推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培育协同发展。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研发经费投入比重提高到9%左右。高新技术企业超过5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注册数量达到6000家。 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家。建立全市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人才库,率先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实施领军人才行动,完善科技评价机制和科技奖励制度,打造一批科技型企业自主创新尖兵。遴选并培养一批高成长性、发展潜力大的科技型企业经理人,通过组织专题研修、挂职锻炼等多种方式,加快培养一支具有全球视野、战略思维和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企业家队伍。 第四节 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新高地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实行重大科技项目“揭榜挂帅”等制度。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多渠道投入机制,完善区域创新创业创投生态系统,大幅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改革科技成果权益管理,加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构建全市统一的科研创新成果转化平台。加快发展环渤海区域性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推动技术转移中心专业化、规模化、国际化发展。举办东北地区科技应用场景赛事等活动。吸引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在大连市建立技术转移分支机构和产业化基地,开展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创建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技术合同成交额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达到3.5%。 加快构建新型协同创新体系。建立创新科研设施开放共享机制,完善市场化运行制度环境。支持企业牵头、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同参与组建创新联合体和产学研联盟。支持企业、高校积极参与环渤海跨区域科技合作。加强与世界高水平科研机构合作,重点搭建中日韩跨境创新合作网络,促进技术、资金、人才等创新资源跨境流动和共享。强化军民创新创业领域政策制度协调,建立军地需求有效对接机制,推动军民科技成果相互转化和协同创新体系建设。 完善创新公共服务平台。设立一批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研发公共服务和技术转移服务平台,支持大学科技园、虚拟大学园、留学生创业园建设。大力扶持众创空间发展,构建“众创空间(苗圃)—孵化器—加速器”覆盖创新创业全过程、全链条的创业孵化体系。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开展科技成果孵化、研发初试、中试、产业技术研究人员和技术经理人培养等服务。
第五节 营造国际一流创新生态打造专业化创新服务链。构建多功能的创新专业服务平台,提供技术扩散、技术培训、技术信息和人才中介等全方位专业服务。大力集聚资产评估、产权经纪、交易代理等创新专业服务机构,重点支持知识产权、科技咨询、信息资讯、检验检测认证、创业孵化等领域服务。加快培育市场化新型研发组织、研发中介和研发服务外包等新业态。建立跨行业、跨部门联合服务企业新模式,构建兼具受理、咨询、发布、投诉、监察、协调等功能的企业发展政策服务平台,实现创新政策“一口咨询、一口受理、一口服务”。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运用。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行政执法、维权援助及仲裁、人民调解等方面职能整合,加快形成知识产权保护合力。打造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城市,培育一批知识产权运营中心、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专利产业化试点示范单位、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和优势企业。实施专利导航产业发展试点工程,指导企业做好知识产权布局及风险防控。推进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和高新区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聚集试验区,承办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探索建立知识产权交易市场,支持组建知识产权联盟,加快知识产权强市建设。 提升全市标准整体水平。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产业标准化工作的指导和引导,支持优势企业、驻连高校和科研机构承担国际、国内标准技术组织工作,推动自主创新成果标准化,在氢能、化工、装备、核电等领域形成一批重要技术标准。依托金普新区检验检测优势企业,配套建设国际水平的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平台。加快军民标准通用化建设。 强化创新创业金融支撑。健全多元化科创投融资体系,做强做大产业基金,集聚发展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鼓励银行保险机构、股权投资企业、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担保公司等机构支持科创企业发展,积极推广科技金融产品和工具应用。完善“信易贷”平台功能。加大科创企业政策扶持力度,鼓励科创企业上市融资做优做强。 第三章 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立足实体经济发展,以数字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延链、补链、强链为路径,以重大产业项目为载体,加快推动优势产业向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品牌化转型,大力提升产业链能级。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聚焦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都市型现代农业的主导产业,加快构建“5+4+3+1”现代产业体系。 第一节 提升大连制造竞争力进一步巩固制造业的支撑作用,重点打造绿色石化、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一代汽车、中高端消费品工业五大主导产业,推动主导产业高端化、集群化、绿色化发展,建设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集聚中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7%。 绿色石化产业。深度开发“原字号”,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价值链,建设长兴岛(西中岛)石化产业基地,重点打造以有机原料、合成材料、清洁油品为主体,以化工新材料、专用化学品为特色的石油化工精深加工产业集群;松木岛化工区适度可控发展,突出发展精细化工;大孤山石化集聚区严控产业发展规模,危化品总量不增加,强化风险管控。加快推进聚酯园等补链项目建设,打造5000亿级绿色石化产业基地,再用10年左右打造10000亿级产业基地。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依托金普新区、大连湾临海装备制造业聚集区、旅顺经济技术开发区、瓦房店轴承产业开发区等重点产业园区,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船舶及海洋工程、高档数控机床、制冷装备、冶金和港口机械、轨道交通、轴承等“老字号”,提升产业智能化、高端化、服务化水平,培育壮大核电装备、风电装备、航空装备等“新字号”,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打造2000亿级产业集群,再用10年打造5000亿级产业集群。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重点依托高新区、金普新区,重点发展集成电路、新型元器件、新一代通信设备、数字视听与数字家庭、汽车电子等电子信息制造产业,以及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产业。培育壮大“新字号”产业规模,落实国家窗口指导要求,高质量推进非易失存储等一批重大项目,打造2000亿级产业集群,建设东北领先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基地。 新一代汽车产业。依托金普新区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专用特种车及零部件等“新字号”。引进新能源汽车整车及动力电池等基础核心零部件研发生产企业,发挥本地科研院所与企业研发生产能力,实施氢燃料电池电堆等关键核心材料和技术攻关,加快推动产业化。研究制定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评价、认证、准入、运行等标准规范,推进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提升现有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创新能力,以整车制造为核心,发展销售、维护、金融、法律一体化服务支撑体系,适应现代消费市场需求,快速提升整车产销量。打造1000亿级产业集群。 发展中高端消费品工业。依托普兰店区、庄河市、瓦房店市、长海县等重点产业园区,以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家具木材、塑料包装、工艺美术品等为重点,加强技术攻关、新产品开发、产业链延伸、配套环境改善和品牌打造,加快拓展设计研发、试验验证、系统集成、认证咨询、运营调控、跨境电商等产业链前后端的增值服务业务。依托长兴岛经济区、普兰店皮口和金普新区松木岛,沿皮长高速公路打造纺织服装产业带。打造1000亿级产业集群。 制定产业发展支持政策。围绕重点产业,聚焦行业头部企业,建立以区市县及先导区为招商主体、以产业链横向块状集群和纵向链式集群为方向的“区、块、链”招商机制。用好用足相关金融支持政策,实施产业链招商。围绕“老字号”“原字号”“新字号”企业发展,加强统筹规划和政策扶持,实施“一企一策”改造升级“老字号”、“一企一链”深度开发“原字号”、集群发展壮大“新字号”,激发企业创新活力。积极鼓励在连高校、科研院所服务本地经济,支持与企业共建技术创新中心、研发平台,提高企业技术、管理和运营创新的能力。积极引导企业工业互联网应用,加快生产过程智能化改造。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水、电、气等方面研究制定相关降本增效政策。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加快制造业向“制造+研发+营销+服务”转型、制造工厂向企业总部转型、成本中心向利润中心转型。 提高行业准入门槛。严格落实区域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严把项目准入关口,提高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准入门槛,加强项目安全评估、环保管理、风险管控和节能审查,注重事中事后监管,严格执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加大对劣势产业和落后产能淘汰力度。
第二节 提高大连服务发展能级提升现代服务业的主导作用,重点发展现代金融、物流、商贸、文旅等主导产业,培育壮大科技服务、数字文化创意、商务会展、法律咨询等产业规模,推动金融、房地产同实体经济均衡发展。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服务领域深度应用。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左右。 强化高端服务产业集聚发展。中心城区加快实施“退二进三”各项工作,进一步完善中山广场—人民路—东港高端服务业集聚区、星海湾现代金融集聚区、七贤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集聚区、大窑湾航运物流集聚区、旅顺南路生命健康服务业集聚区的功能,推动高端服务业集聚集群发展。高水平规划建设梭鱼湾商务区、凌水湾总部经济区、金州湾临空经济区等总部经济区,引进创新型研发设计、枢纽型营销、融资结算、信息服务等功能性总部,着力培育一批税收超亿元的总部楼宇,打造新的总部集聚区。大力发展邮轮游艇、海岛旅游经济、温泉休闲等旅游经济,引进和升级改造一批重大文旅设施项目,设计和推出一批精品旅游线路,旅游总收入达到2000亿元,加快建设东北亚滨海休闲旅游目的地。 提升传统服务业发展品质。优化商业资源空间布局,建设青泥洼—天津街步行街与西安路2个都市级商业中心,培育金普新区开发区与中华路2个城市级商业中心,提升奥林匹克、香炉礁等7个区域商圈服务功能,重点建设21条商业街和53个社区商业中心,打造功能明确、梯次发展商业中心体系。强化创新和丰富服务供给能力,重点提升健康、养老、育幼、体育、家政、物业、教育培训等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增强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供给能力,拓展新兴消费热点。鼓励商业企业创新商业模式、商业业态,积极发展“网上餐厅”“网上超市”等数字商贸新模式新业态,创新线上线下消费场景,加快生活性服务业数字化转型。 促进服务业多业态融合。推动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促进工业旅游发展,打造一批全国知名的大连特色工业旅游品牌。建立国际原油及天然气大宗商品交易平台。依托互联网经济,支持企业开展文化创意、设计服务、数字技术与相关产业融合应用服务,大力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和分享经济,增加优质数字产品供给,培育一批深度融合的互联网龙头企业。
第三节 壮大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重点发展生命安全、洁净能源、新材料等“新字号”产业,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干细胞与生命科学、基因检测与治疗、健康管理与服务等细分领域构建产业链,强化创新链,提升价值链,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构筑技术、产业、应用互动融合和人才、制度、环境相互支撑的生态系统,打造一批领军企业,形成新的产业梯队,打造面向东北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标杆。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 建设生命安全产业新高地。重点发展创新药物、高端医疗器械、细胞工程与基因技术、特色中医药和海洋保健品等产业,支持建设智能辅助诊疗服务平台和精准医疗技术服务平台,推广基因检测、高性能影像设备等新兴技术应用。依托辽宁自贸试验区大连片区,建立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先行示范区,推进干细胞治疗先行先试。围绕“三芯十园”空间布局,将金普新区打造成以智能化、高端化生命健康与防疫防护全产业链为核心的“智造之芯”;旅顺口区打造成以生物药研发转化、高端食品保健品研发制造、活力康养为核心的“健康之芯”;高新区打造成生命科学前沿领域的“创新之芯”。推动一批创新平台、公共服务平台成为国家级平台。 打造洁净能源产业之都。以应用场景建设为导向,加快推动核电、风能、储能、氢能等清洁能源产业发展。依托英歌石科学城,建设洁净能源研发试验基地。以普湾经济区为核心,建设氢能、储能等洁净能源设备生产基地。着力推动制氢、储(运)氢、加氢等相关装备产业发展,重点发展燃料电池关键零部件及系统集成,积极发展燃料电池汽车、船舶、轨道交通、氢能分布式供电等装备产业。发展壮大全钒液流电池储能产业。提升核电产业规模和市场占有率,建设具有国际领先优势的核岛关键设备生产基地。着力提升风电机组关键部件生产和整机总装水平,加快大功率风电设备研制及产业化,建设国内最大的兆瓦级风电核心零部件研制基地,加快陆上风电场和海上风电场建设。 加快推进国家级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建设。聚焦高分子材料、无机功能材料、黑色金属材料、有色金属材料等重点领域,继续培育一批细分行业的隐形冠军企业。以长兴岛经济区、北黄海经济开发区为新材料产业发展核心区域,以旅顺北路为中心、金普新区和高新区为两翼,建立新材料专业孵化器,加快突破一批新材料共性核心技术、关键工艺、专用装备等瓶颈,加速新材料产业化进程,加快推进新材料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建成国内一流新材料产业基地。 超前谋划未来产业。依托已有国家创新平台,发挥本地产业优势,超前布局量子信息、新一代人工智能、第三代半导体、先进材料、生命科学等产业,发挥国有资本的战略引领和支撑作用,引导各类资本持续投入,推进新型技术和新兴产品的研发突破和产业化应用,打通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 第四节 推动都市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按照“三圈两区一带”总体布局,围绕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发挥区域资源优势,高质量发展都市现代农业。防止耕地“非粮化”,构建统一高效的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应保障体系,稳定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00万吨以上。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 提高都市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大力发展科技农业、数字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质量农业。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设施农业、蔬菜基地建设,打造蔬菜产地直供物流配送体系,提高蔬菜、肉蛋奶等主要“菜篮子”产品城市供给保障能力。完善价格调控机制,防止价格大起大落。做大做强海洋渔业、畜牧、水果、蔬菜等优势产业,培育壮大花卉、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加快以长海县、庄河市为重点的现代海洋牧场建设。积极发展智慧农业,推动精准种植、智慧养殖等数字农业应用。建立健全农业信息监测预警体系,提高农业精准化水平。建立农产品品牌培育、发展和保护体系,加强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登记管理,打造大连优质农产品品牌。 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征集地方特色农作物种质资源,支持农业种质资源库建设。鼓励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以水产、水果、蔬菜、畜禽等特色产业为重点开展新品种研发,加强植物新品种保护,提升我市种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一批有核心竞争力的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业企业。支持优势特色苗种生产基地建设,提升苗种市场竞争能力。 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发展,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推进农业与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发展地域特色突出的乡村旅游、餐饮民宿、文化体验、电子商务、创意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提高休闲农业发展质量。建设市、县农产品电商运营中心,建立高效农村电商物流体系,培育特色农副产品电子商务集群。积极打造产业融合发展平台,建设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工程。依托重点现代农业产业园、示范园,打造产业链条深度融合、产村产城一体的农业产业强镇。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发挥龙头企业在全产业链布局中的关键作用,鼓励龙头企业发挥组织优势,联合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第五节 加强品牌建设提高“大连品牌”影响力。实施质量强市战略,着力培育一批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园区,塑造“大连品牌”新形象。巩固“大连造船”“大连机车”“大连重工”等品牌基础,提升“中国轴承之都”“中国西装名城”品牌价值,在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开发新兴品牌。打造一批卖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工业消费品品牌。提高大连服务品牌用户体验度。大力培育优质农产品品牌,提升“大连大樱桃”“大连海参”“大连苹果”等农业品牌知名度。加大自主品牌宣传推广力度,讲好大连品牌故事,提高自主品牌影响力和认知度。 提升品牌建设水平。深化品牌战略实施,深入开展品牌价值评价和各级政府质量奖培育。完善诚信建设长效机制,推进信用信息联通、共享、开放和应用,加强诚信宣传教育,激励和引导企业进行信用修复。实施“先进标准+”工程,推进标准化与产业、科技深度融合,鼓励企业、行业协会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的制修订。 围绕“优政、兴业、惠民”的目标,聚焦社会治理、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激活数据要素潜能,加快推动大连实现“数字蝶变”,构建富有活力的数字经济、普惠便民的数字社会、协同高效的数字政府,打造国内领先的特色数字城市典范。 第一节 培育富有活力的数字经济围绕“一枢纽三高地”的目标,着力构建以金普新区和高新区为引领的“双核驱动、多区协同、多点发展”的数字经济产业布局,加快建设国际软件名城、国家智能装备名城、互联网产业名城,打造我国北方领先的跨境数字贸易示范区,形成全国领先的国际化数字经济生态体系。 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挥我市信息产业优势,进一步扩大集成电路制造规模,引育封装测试、材料等产业链上下游关键环节,提升集成电路产业整体竞争力。以国家新型工业化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示范基地为核心,围绕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工业软件、智慧应用软件和新一代基础软件为主攻方向,重点支持具备比较优势的智能制造、机器人、机器视觉、机器翻译等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推进科技无人飞行器和无人飞行控制系统、互联网多语言翻译服务平台、车联网高速图像智能识别系统等核心系统解决方案。发展拟态安全防御系统、数据库安全、终端安全等信息安全基础和应用产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年均增速10%左右。 全力实施工业数字化。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推进企业及生产装备“上云上平台”,打造“5G+工业互联网”示范工程。支持装备、石化、电子信息等行业企业开展智能化生产,船舶、汽车、轨道交通等行业企业开展网络化协同,服装、家具等行业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工程机械、电力设备、机床等装备行业企业开展服务化延伸,形成深入融合发展新局面。支持装备、船舶等行业企业建设供应链平台,推进供应链一体化管理。支持制造业企业依托核心数字化设施提供“硬件+软件+平台+服务”端到端的集成服务,提高制造业企业数字化供给能力。 积极推进服务业数字化。支持服务业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提高数字化转型保障力度。发展线上线下结合、跨界业务融合平台模式,引导平台企业积极探索服务产品定制等服务新模式。面向教育、医疗、旅游等行业,打造互联网服务平台,为城乡居民提供快速精准、多样化服务。支持传统行业与金融、物流、社交网络等行业开展跨界融合,构建“生产服务+商业模式+金融服务”生态,形成数字经济新实体。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推动服务业数字化高质量发展。 加快发展农业数字化。全面推进数字技术在农业农村中的应用,实现农业生产管理实时监控、精准管理、远程控制和智能决策,构建现代化农业发展新模式。开展农业物联网应用,不断提升便捷化、精准化生产管理水平。建立农产品追溯体系和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体系,推进互联网与特色农业深度融合。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赋能农村实体经济,促进线上线下渠道融合发展。
第二节 打造协同高效的数字政府提高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水平。完善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功能,推进多种电子证照共享应用,实现一批跨多部门联办“一件事”场景应用。推进“综合窗口”改革,打造承接全部行政审批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服务的“网上大厅”,实现“无差别全科受理”和“受办分离”的政务服务新模式。建设城市生活移动服务门户,以“e大连”和“辽事通”双App的并行驱动,实现政务服务“掌上办、指尖办”。 推进城市治理“一网统管”。基于数字化基础资源,推进政务数据资源跨层级、跨部门融合和共享交换,将城市精细化管理要素数据整合治理,形成数据资源一张网。构建精细化城市管理网格体系,完善城市视频感知网络,扩展时空地理信息平台服务,对各类管理和服务网格统一归并,实现跨部门、多维度的业务融合,形成管理服务一张网。加快各类监管大数据平台建设,提升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的风险管理和研判处置能力。建设大连市城市综合运行管理中心,配套建设一体化在线城运管理平台,实现统一的城市运行监测、分析、调度、监督功能。 实现政府业务“一网协同”。聚焦办文、办会、办事、督考、联络五个方面,梳理整合政务业务流程,建设覆盖全市政府部门和公共事业单位的一体化在线政务业务协同平台,建成“领导驾驶舱”,整体提升政府办公效率,深化大数据在行权治理领域的应用,探索构建全业务覆盖,全流程考核,全环节可溯,全数据可查的“阳光行权应用体系”,打造高效透明的“网上政府”。
第三节 建设普惠便民的数字社会以公共服务场景应用为引领,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医疗、教育、文旅、交通、社区服务等民生服务融合发展,不断培育全体市民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一体化幸福宜居数字生活新方式,提升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水平。 智慧医疗。完善大连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完善以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等为核心的全生命健康数据库,加快医疗机构数据共享、信息互认。加快安全体系建设,推动信息共享与隐私保护同步发展。加快建设互联网医院,推动三级医疗机构提供诊前、诊中、诊后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支持医院、医联体、在线健康医疗机构加强合作,发挥线下医疗机构的临床医治优势与线上健康医疗平台的资源便利性优势,打造线下线上融通的医疗服务体系。 智慧教育。积极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支撑构建智慧教育新生态。加强智慧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推动建设智慧教育云平台,促进智能化学习空间、智慧教育评价等创新应用。推进“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应用,加强数字化教学资源制作与推广使用,构建“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新模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范围,促进教育更加均衡、更高质量发展。 智慧社保。加快推进大连电子社保卡发行应用,形成实体社保卡与电子社保卡协同并用的“一卡通”服务管理模式。推动社保卡向医疗健康、公共卫生、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等公共服务领域拓展应用,将电子健康档案、就诊卡、身份认证整合纳入社保卡功能,丰富社保卡在社保缴费、待遇支付、公共卫生经费发放等金融应用,完善跨地区医保费用结算管理服务办法,扩大跨省(市、区)医保费用即时结算范围。 智慧文旅。运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VR/AR)等数字技术,建设全市数字虚拟旅游景点,打造30家以上数字化转型示范旅游机构。加强节假日旅游和高峰期的指挥调度,保障旅游安全,实现应急管理实时控制,提升景区管理智能化水平。推动5G移动终端在旅游景区的应用,发展面向景区特殊人群的可穿戴设备、旅游自助导览等产品和解决方案,实现景区体验提质升级。推进公共文化体育服务实体场馆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虚拟博物馆等。 智慧交通。围绕信息全面感知、数据汇集共享、综合服务创新等需求,建立交通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机制。加强协同化智能设施、设备的建设和应用,实现基础设施、运输服务、安全保障和运营管理全方位多层次智能化升级。打造新型智慧港口,提高口岸监管、物流运输、航运信息水平,完善港口全面智能管理体系,促进港口物流服务数字化。建设智慧物流基础设施,推进集装箱、运输设备、仪器等数字化改造。提高公共交通服务信息化水平。建设数据驱动型智慧交通体系和交通健康指标体系,探索推动“一车一位”立法,开展城市智慧停车系统建设,实现车位共享、车位预约、错时停车。 智慧社区。推动社区管理服务数字化转型,完善市、区、街道、社区四级网格化管理和服务,构建全市统一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加快“互联网+社区”和“智慧社区”建设,对社区环境、交通、治安等领域进行智慧化管理。打造“互联网+养老”服务新模式,构建多层次智慧养老服务体系。拓展智慧社区服务应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建设投资和运营,为社区配备数字化管理与服务设施,在智能楼宇、智能停车、健康医疗、家政服务、养老服务、智慧安防等领域探索可持续发展的社区服务新模式,开展智慧社区试点示范工程,打造大连智慧社区样板。 数字乡村。加快完善升级乡村信息基础设施,持续实施电信普遍服务补偿试点工作。提升乡村治理和公共服务数字化水平,打造“一站式服务”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完善进村入户、便捷灵活的农村民生保障信息服务,深化乡村邮政和快递网点普及,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赋能农村实体店,促进线上线下渠道融合发展,建成快递末端“旗舰店”“示范店”超过100个、邮政快递综合服务站超过3000个。加快建设绿色宜居、智慧感知的乡村生活环境,推广物联网等技术应用,加强对农村生态、水源、人居环境等监测管理。加快建设共享普惠、数字赋能的乡村公共服务,推动“互联网+”向农村延伸,繁荣乡村网络文化,加强农村网络文化阵地建设,加强乡村网络文化引导。推动城市优质教育资源与乡村中小学对接。发展智慧乡村旅游,支持乡村旅游数字化建设。统筹开展数字乡村试点示范工程,促进乡村共享经济发展,探索有益经验,打造大连数字乡村新范式。
第四节 营造优良的数字生态打造城市数字化基础底座。完成政务外网一网双平面的网络升级和拓展延伸改造,提升电子政务网络功能。建设泛在互联的物联感知网络,部署智能感知系统,提升城市建筑物和市政基础设施智能化和物联化水平,推进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以政务外网、互联网、物联网等为基本网络组成,以电子政务云为基础,加快构建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的城市数字化基础底座,实现数字赋能,为数字大连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加强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升级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加快推进5G商用布局,实现5G网络村镇全覆盖。实施“光网大连”工程,实现城乡光纤全覆盖,实现万兆进园区、千兆进小区、百兆进农村。优化新一代数据中心建设布局,建设计算性能超过3000万亿次/秒的超算中心。建设互联网数据中心,部署企业云中心,探索建设离岸数据中心。加快建设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培育5—10家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和2—3家国家级双跨平台,建设30个“5G+工业互联网”示范工厂和10个“5G+工业互联网”示范园区(聚集区)。积极部署北斗时空网络,深化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应用,推进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建设。优化边缘计算节点规划布局,建设边缘计算节点资源池,实现算力的云边端统筹供给,探索建设数字孪生城市。建设40个机械制造、港口、海关等行业边缘数据中心。 强化数据流通和监管。构建数据流通体系。支持跨境电子商务、物流、制造业等领域制订数据交易标准,探索建立数据交易体系。加强数据汇集、开发、共享和利用。加强数据监管。完善数据监管工作机制,制订数据交易负面清单,监督规范行业内和行业间数据交易。探索引入数据交易登记机制,逐步完善数据交易监管机制,确保数据及交易过程安全可靠、可追溯。制订数据资源管理应急预案,统筹数据分类分级体系建设,明确政府部门、数据企业、数据使用方等各方责任,及时高效处理政府数据、社会数据等遭篡改、破坏、泄露或非法利用等安全事件。 第五章 增强服务带动功能 推进亚太对流枢纽建设 实施“开放引领,国际链接”战略,充分发挥大连在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节点和链接作用,依托国内大市场,提高国际合作位势,巩固航运、物流、金融三大传统枢纽功能,拓展产业链、创新链、国际商务规则三大对接枢纽功能,吸引汇聚国内外创新要素和资源,着力增强航运、物流、金融和贸易中心竞争力,加快建设亚太对流枢纽。 第一节 提升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地位强化核心枢纽功能。发挥大连在辽宁沿海经济带的“中心港”效应,加快畅通陆海通道、完善集疏运网络、提升航运服务水平,建设智慧、绿色、高效国际性枢纽港。加强港口间协同发展,促进海、空两港联动发展,构建高质量集疏运体系。推进“一岛三湾”综合运输港区结构优化、功能升级,完善长兴岛和西中岛港区配套服务功能,高质量建设太平湾港区和配套基础设施。实施国际航运中心总部大厦及邮轮中心设施建设工程。着力优化水路运输航线网络布局,提升国际中转和区域资源配置能力。开拓“一带一路”沿线中转市场,持续构建与国内外主要港口之间的高效通道,完善海上航线网络。提高空港国内外航线网络覆盖率和通达性,加大航班密度和直航比例,发展区域支线市场,支持基地公司优先发展中转航线,吸引国内外航空公司、航空联盟进驻,积极争取开放第五航权,开发直达美国、欧洲等3条洲际航线。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到4.5亿吨和800万标箱,空港旅客吞吐量达到2700万人次,机场货邮吞吐量达到35万吨。 拓展航运服务价值链。大力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提升航运要素集聚和资源配置能力,进一步完善石油化工、矿石、粮食、汽车、软件外包等优势品种的产业链、供应链,增强产业链接功能。重点吸引航运服务业相关主体、相关行业组织和功能性机构集聚,支持鼓励企业在大连设立总部、区域总部或分支机构,建立健全与国际接轨的航运服务功能体系。打造航运服务聚集区,大力拓展商贸交易、船舶融资、航运保险、资金结算、教育培训服务和港航公共信息平台等核心功能。逐步培育供应链金融、融资租赁、航运电商、航运期货交易等创新服务功能。统筹大连港区整体开发和改造,培育壮大邮轮经济。推动大窑湾港区和长兴岛经济区高水平发展。加快开发建设太平湾,打造“港产城融创”一体化发展的东北亚“新蛇口”。 第二节 强化国际物流中心功能完善国际物流枢纽功能。积极推进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提升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功能。依托大连港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建设成果,以大连港、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与大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为载体,推动海运、空运、铁路运输信息共享,提高多式联运效率。新建和改造10条陆路运输通道,进一步优化大连港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集装箱航线。深入实施示范物流园区工程,带动骨干物流园区互联成网。引进国内外知名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企业,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促使物流总费用占地区生产总值降至12%左右。重点发展航运物流、城乡配送物流、智慧物流、供应链管理与服务,强化物流枢纽功能。推动物流资源交易平台建设,增强对国家物流枢纽平台的支撑能力。充分利用大连LNG接收站冷能资源,谋划建设LNG物流中心。物流业增加值力争达到1200亿元。
建设智慧物流体系。依托我市港口、机场、物流枢纽和物流园区,应用5G、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打造一批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改造、网络化发展的企业标杆和典型应用场景,持续推进国家级物流企业、示范物流园区、国家物流枢纽、多式联运试点等传统物流企业和项目智能化改造。加快建设一批标准化、集成化智能云仓配送中心,着力提升干线和支线运输能力。鼓励和支持龙头物流企业构建“多仓+”一体化共配服务网络,提升城乡共配信息平台和车货精准匹配系统服务功能。 推动区域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深化完善环渤海地区物流合作机制,鼓励环渤海内贸中转航线建设,探索与国际港口在全程物流一体化服务和相关技术标准等领域的合作。发挥辽宁自贸试验区大连片区示范带动作用,鼓励我市港口、机场、物流园区与东北地区开展物流合作,探索推动物流标准共推、物流信息共享、物流诚信共建。建设沈阳、哈尔滨等区域核心陆港口岸。完善城乡物流配送网络,加强电商、冷链、应急物流体系建设,乡村实现快递全覆盖。 第三节 提高东北亚国际贸易中心能级打造贸易环境新生态。围绕自由贸易试验区贸易自由便利、投资自由便利、跨境资金流动自由便利、人员进出自由便利、运输来往自由便利、数据安全有序流动等领域,加强国内国际商贸规则对接,进一步深化制度创新。积极适应新的规则变化,深入推进事中事后监管的制度创新,进一步提升监管效能。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不断丰富完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加快形成集约高效、协调统一的口岸管理模式,提高通关效率,降低进出口环节收费。搭建国际贸易公共服务平台,建立与贸易中心相适应的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机制,完善贸易摩擦、贸易救济和技术型贸易措施等公共服务功能。积极吸引国际知名商事争议解决机构入驻,打造面向国际的商事争议解决平台。提升口岸开放和服务水平,促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贸易型总部集聚。 培育贸易竞争新优势。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实质性提高一般贸易的比重;提升加工贸易的水平和层次,提高中高端和高附加值商品出口比重。加快高能级外贸出口基地建设,推动出口商品向品牌、专利、技术服务等领域拓展,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连品牌。推动出口加工企业转型升级,向产业链中高端延伸,不断提高参与全球竞争与合作的能力。建设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搭建大连国际展览和采购平台,扩大先进设备、关键零部件等进口,促进资源性产品和重要原材料进口。加快落实融资租赁、保税交易等政策,深化平行进口汽车试点。提高冷链全产业链竞争力,成为国际国内冷链体系的核心节点。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 5000亿元。 拓展贸易发展新空间。依托大连环渤海能源交易中心,吸引国内外重要原油贸易商,在自贸试验区实现大宗商品保税交易,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建设大连国际油气现货交易中心。推动出口市场多元化。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优势,进一步巩固强化日韩及东南亚传统市场,拓展欧美市场。加大“一带一路”沿线市场开发力度,合作建立营销网络、仓储物流基地、分拨中心等,对沿线国家进出口占比超过35%,实现贸易稳步增长。支持金普新区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建设,发挥境外投资合作对贸易的带动作用。推动船舶、海洋工程、轨道交通、机床等优势制造企业加快国际布局,加快境外工程承包模式创新,带动产品、设备、技术、标准和服务等一体化走出去。
第四节 提升区域性金融中心辐射力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能。优化企业融资供给。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重,支持以银团形式优化企业存量融资结构,加强对产业转型升级及大型项目建设的信贷资金保障。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水平。创新发展小微金融服务体系,积极探索“连贸贷—政银信担”专项融资合作模式,扩大“信易贷”规模,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支持。加强信贷金融产品创新,探索消费、人民币跨境业务、乡村振兴等一批信贷产品创新。加强财政与国资引领力。鼓励大型国有投资集团扩大现有产业基金规模,加快形成以政府引导基金为基础、以母基金为核心的产业基金投资集群。支持金普新区推动全市统一公共支付平台、电子保函平台和金融科技服务平台建设。金融业增加值力争突破870亿元。 做强金融交易平台。提升大连商品交易所功能,支持其建设全球大宗商品定价中心和风险管理中心。支持大连商品交易所加大力度开发大连产业相关品种,争取上市东北亚油气资源战略性期货品种,进一步完善品种体系,推进区域大宗商品产业升级。打造“期货+现货”融合发展良好生态环境,提升期货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建设国际一流衍生品交易所,增强期货市场对实体经济的引领带动效应。依托大连商品交易所,引入国际国内期货经营机构和交易商,完善交割结算服务功能,加快建设以期货为特色的星海湾金融城。 推动金融高水平深层次开放。优化“一区一城两高地”金融业空间布局,推动金融机构集聚,重点引进开放型金融机构总部、区域性管理总部和分支机构,积极引进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建立健全期货经纪、投资咨询、风险管理等衍生品服务体系。推动辽宁自贸试验区大连片区金融创新,重点发展离岸金融业务,有效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加大对航运中心建设、供应链和贸易链建设、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等对外开放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加强区域协同开放,积极融入“一带一路”金融合作机制,以建设中日(大连)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为契机,全面对接东北亚国际金融圈,开展跨境金融服务合作,加快构建东北亚区域金融开放高地。 优化金融生态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政府、企业、监管、金融机构等多方沟通协调机制,加快完善大连金融扶持政策体系,不断加强金融营商环境建设。充实提升金融协会服务功能,推动金融协会向平台化、职能化、数字化方向发展。鼓励引导金融机构与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第三方评估、咨询等机构联动并搭建专业合作平台,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全方位、个性化金融服务。推动股权交易中心市场化改革,打造区域股权融资服务平台。稳妥推进数字货币试点应用。进一步完善金融稳定、金融安全协调机制,防范区域性金融风险,强化对各类金融机构的事中事后监管,规范促进行业发展。推动设立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提升不良资产处置质量和效率。 第六章 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需求侧管理,补齐短板弱项,推动提振消费与扩大投资有效结合、相互促进,以时尚消费引领供给创新,以高质量供给创造市场新需求,培育壮大时尚消费主体,吸引东北、环渤海及东北亚消费人群,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构建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链接。 第一节 加快培育内需体系着力扩大消费需求。提升传统消费,推动汽车等消费品由购买管理向需求管理转变。健全强制报废和废旧家电、消费电子等耐用消费品回收处理体系。促进住房消费健康发展。大力发展餐饮娱乐、教育培训、旅游度假、影视文化、体育健身、网络动漫、老年生活等服务消费,建设“15分钟生活圈”。积极培育和扩大健康养生产品、高科技产品、老年用品、婴幼儿用品等热点产品消费市场。培育新型消费,大力发展在线教育、在线医疗等在线消费新业态。扩大网络视听、数字音频、网络文学等信息服务,促进智能终端、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新型信息产品升级消费。鼓励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等新能源汽车消费。支持线下经营实体积极向场景化、体验式、互动性、综合型消费场所转型。适当增加公共消费,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力度。扩大节假日消费,全面落实节假日制度和带薪休假制度。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统筹用好不同类型资金,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领域短板。推动民间投资与政府投资、信贷资金等协同联动,引导资金投向供需共同受益、具有乘数效应的领域。推动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完善项目招商机制和金融支持政策,加强重点项目建设,突出工业项目对固定资产的拉动作用,健全推进和保障机制,形成在建一批、投产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滚动发展格局。
第二节 促进国内大循环 提高供给水平。提高供给适应引领创造创新需求的能力,适应个性化、差异化、品质化消费需求,推动生产模式和产业组织方式创新。扩大中高端技术和产品在总供给中的比重,在消费品领域积极推行高端品质认证,实施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工程。促进农业、制造业、服务业、能源资源等产业协调发展,完善产业配套体系。规范检验检测行业资质许可,保障产品质量。加快商贸、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社区服务、教育培训、房地产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供给结构、供给方式变革,补足基本公共服务短板。组建品质联盟,推动住宿餐饮提质升级。大力发展经济型、连锁型酒店,引导开发大连特色的民宿酒店和家庭旅馆。完善家政服务信息平台和社区综合服务信息平台建设。组织科普与体验活动,培养农村居民数字与信息化意识,鼓励农村居民接受并享受数字经济、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新消费模式。 畅通商品服务流通通道。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破除阻碍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着力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着力推进市场要素、资源要素、技术要素、产业要素、资本要素循环畅通。加快形成内外联动、安全高效的物流网络,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流通企业,支持便利店、农贸市场等商贸流通设施改造升级。深入推进城乡高效配送专项行动,优化城乡商业网点布局。支持建设和改造一批具有公益性质的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加强消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电商、快递进农村,打通商品进入农村渠道。 完善服务国内大循环的政策体系。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力度,规范发展消费信贷,推动产业政策向普惠化和功能性转型,强化竞争政策基础性地位,支持技术创新和结构升级。进一步健全鼓励就业、促进就业的相关政策,形成以中高收入人群消费为引领、中低收入人群消费为基础并逐步提升的消费结构。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统筹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让养老、子女教育、医疗、住房等问题得到有效保障,确保群众“敢消费”。大力推动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提质增效、招大引强,引导中高端服务消费回流。 第三节 推动双循环格局构建推动进出口协同发展。落实国家内外贸一体化调控体系相关政策,促进内外贸法律法规、监管体制、经营资质、质量标准、检验检疫、认证认可等相衔接,推进“同线同标同质”,降低制度性成本。扩大优质消费品、先进技术、重要设备、能源资源等进口,促进进口来源多元化,优化出口商品质量和结构,稳步提高出口附加值。优化国际市场布局,扩大与周边国家贸易规模,稳定国际市场份额。加快发展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等新模式,鼓励建设海外仓,保障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运转。提升贸易数字化水平。 提高国际化双向投资水平。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深化双向投资合作,促进贸易双向平衡。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重点支持外资在中高端制造、高新技术、传统制造转型升级、现代服务等领域投资,全面提高外商投资服务水平,坚持加强外商投资促进保护和安全审查并重,发挥重大外商投资项目放大效应。优化境外投资结构和布局,提升境外投资收益水平,完善境外生产性服务网络,加快金融、咨询、会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国际化发展。支持企业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提高跨国经营能力和水平。 第四节 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造高质量消费集聚区。改造提升商业街区风貌,打造国家、省、市级示范商业街,优化升级商业街品质功能。完善俄罗斯风情街、南山风情一条街功能,打造餐饮、娱乐、旅游等特色街区。鼓励天津街、西安路等商业街开设旗舰店、体验店、集成店、快闪店等,培育老字号新零售集聚区。加快东关街改造,打造展示城市“老字号”文化体验、文化博览、休闲娱乐体验、文创商务等多种功能的历史文化老街区。提升东方水城、老虎滩渔人码头的旅游、餐饮、文化、消费、体验等功能,打造新的消费体验街区。灵活布局城市公共空间,开设常态化夜间消费场所。推动电商直播与夜经济融合发展,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业态多元、亮丽美观的地标型夜经济示范街。鼓励引导有实力、有意愿的大型商业零售企业在乡镇开展连锁网点建设,促进适应当地市场需求的品牌商品销售。
增加国际化消费供给。做强“首店经济”和“首发经济”,鼓励国际国内知名品牌在大连首发或同步上市新品。积极引进国际知名购物中心、高端特色主题商场、国际一线品牌体验店等新型高端业态和国内外顶级奢侈品牌。用好奥特莱斯商业模式,吸引国际国内中高端品牌在大连开设工厂直销店。规范完善市内免税店税收政策,扩大免税店经营规模与数量,优化离境退税流程。依托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实施网购保税进口试点政策。
塑造国际化品牌形象。加强与一流的国际商业品牌策划团队合作,以国际化视野开展大连国际性消费中心城市品牌宣传策划,塑造“大连购物”整体形象。健全对外宣传和城市形象推广机制,建立与国内外主流媒体战略合作关系,利用各类线上线下媒体平台推介大连。继续办好大连购物节等特色促消费活动,利用节庆假日开展主题促销活动。积极举办国际性特色会展、体育赛事活动。做强“大连海鲜”品牌,谋划打造兼具产品展示、海鲜餐饮、购物休闲功能的大型国际海鲜交易中心,打造中国北方最具影响力的海鲜之都。倡导绿色消费理念,建设绿色消费示范城市。 培育国际化消费环境。加快推进对外国旅游团乘坐邮轮从试点地区海港口岸入境实行15天免签政策,争取国家支持大连对日韩俄入境旅游和商务客人给予30天免签政策。建立国际旅客消费服务中心,优化出入境、跨境支付、离境退税、免税等服务供给。积极提升物流、会展、金融、旅游、住宿餐饮等消费配套体系国际化水平,完善大型商圈等主要消费空间外文标识,提高外语服务水平,推动消费场景及文化国际化。扩大国际通用信用卡适用范围,增设国际货币汇兑便捷窗口。 健全消费者权益保障机制。加快建立产品和服务质量标准制定与公开机制,做到维权有据可依。宣传消费维权知识,明晰维权通道,公开维权流程,制定维权结果反馈最短时间。引进第三方机构对维权过程进行监管,确保维权及时性与准确性。加强12315维权体系建设。健全消费信用体系,实施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措施。加大重点服务领域质量检测力度,培育发展无理由退货承诺单位。加强市场消费环境建设,开展放心消费环境创建活动,建设200个放心消费集贸市场,300个放心消费超市,5000个放心消费门店,打造放心消费城市。 第七章 构筑开放发展新优势 打造新时代双向开放新高地 以制度型开放为主线,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充分发挥辽宁自贸区大连片区优势,拓展东北亚合作空间,推进区域联动发展,吸引优质资源要素集聚,促进外资高质量发展,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引领东北地区双向开放。 第一节 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全面参与辽宁“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建设。拓展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在航运、物流、贸易、金融、科技、教育、文旅等领域的务实合作。加快推动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扩大以货运为主的航空运输服务,积极融入“冰上丝绸之路”,推动建设北极航线母港。主动融入中蒙俄等“一带一路”经济走廊建设,提升大连至欧洲的“辽满欧”跨境通道运输效率。积极参与辽宁东北亚经贸合作先行区建设。加强与中东欧港口城市交流和经贸合作,把大连建成中国—中东欧互联互通合作主要通道,推进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经贸合作与园区建设。 加强重点领域国际产业合作。支持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和国企深化产业链合作,组建大连国际产业合作联盟,依托境外经贸和产业合作园区,在加强风险评估和管控基础上,聚焦石化、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医药、海洋等领域实施一批合作项目。推进中英(大连)先进制造产业园等开放合作平台建设,深化与日本、韩国、美国、德国、英国、俄罗斯、以色列等科技创新合作。支持与俄罗斯企业开展木材加工全产业链合作,推进对俄远东海域渔业开发和海产养殖合作。引导大连企业开拓蒙古市场,在农牧业种植和畜牧产品加工领域开展合作,建立畜牧加工基地。支持有条件的大连企业有序推进境外经贸合作园区建设。 积极探索第三方市场合作。鼓励大连企业与日、韩、俄以及欧美企业在东北亚、东南亚和南亚等开展基础设施、装备制造、工程承包、软件服务等领域的第三方市场合作。充分利用中日、中英、中法、中韩第三方市场合作机制等多双边合作框架,发挥本地大型企业的骨干作用,引入第三方服务机构,扩大在设计咨询、工程承包、基础设施、数字经济、服务外包、节能环保、科技创新、技术合作、贸易金融、共享经济、医疗养老等方面的国际合作。 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聚焦日本、韩国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围绕绿色石化、智能装备制造、新一代汽车、电子信息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以及生命安全等制造业产业和现代金融、物流、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面向世界500强企业,引进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大项目。鼓励在连重点外资企业增资扩产,推动优质项目通过混改、并购等方式与跨国公司合作。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55亿美元左右。 第二节 高水平建设对外开放平台高水平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对标海南自由贸易港和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相关政策,依托辽宁自贸试验区大连片区开放创新优势和改革授权,围绕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重点产业园区、海港空港综合服务能力等关键环节和核心领域开展首创性、差别化改革探索,健全与国际通行规则紧密对接的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制度体系。争取实行部分进口商品零关税政策,减少跨境服务贸易限制,试点改革跨境证券投融资政策,实施更加便利的免签入境措施、更加开放的船舶和航空运输政策、更加自由的人才政策,深化重点产业国际合作,为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注入活力。 推动海关特殊监管区升级扩容。发挥综合保税区制度优势,拓展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加工贸易、服务外包和国际物流功能。将海关特殊监管区政策和功能拓展到周水子国际机场和金州湾临空经济区,提升大连空港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水平。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全面实施货物状态分类监管,支持对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两头在外”航空维修业态实行保税监管。创新维修监管模式,开展外籍邮轮船舶维修业务。
第三节 建设中日韩合作门户城市全面深化同日韩交流合作。充分利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加强与日韩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全面合作,向国家争取促进中日韩交流合作的先行先试政策,打造中日韩自由贸易地方合作先行示范区。加快建立与日韩地方政府更加紧密的经贸交流合作关系,搭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多双边合作的重要平台。高水平建设中日(大连)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推进中日合作大连国际生命科学走廊建设,积极申办中日博览会。加快大连中日韩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建设。拓展第三方市场,提升与日韩协同“走出去”能力。积极推进中日韩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互联互通试点工作。 第四节 拓展东北亚合作空间深化东北亚旅游合作。整合大连自然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对接东北亚旅游精品线路,引入东北亚各国传统节庆,加大旅游宣介和特色品牌推广工作,提升旅游景点、旅游产品、交通运输、住宿餐饮国际化多元化服务水平。依托金普新区、旅顺口区发展国际医疗旅游和高端医疗服务,借鉴海南自贸港政策,争取降低部分医疗器械关税。向国家争取支持大连参与中资方便旗邮轮公海游试点,将大连纳入国际旅游“一程多站”航线,争取对境外游艇开展临时开放水域审批试点,实施中日韩游艇自由行。建设邮轮旅游岸上国际配送中心,创建与国际配送业务相适应的检验、检疫、验放等海关监管制度。充分发挥大连旅游资源的多样性、独特性,将大连打造成为东北亚休闲旅游康养中心、夏季滨海避暑胜地、冬季冰雪旅游新天地。 拓展东北亚文化合作空间。鼓励日、韩、俄、朝演艺机构与国内机构在连设立外商投资文艺表演团体。提升国际服博会和时装周、国际啤酒节、国际徒步大会、国际冬泳节、国际沙滩文化节等区域影响力。依托夏季达沃斯论坛、中国数交会、大连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等重要平台,优化国际会议展览产品监管,简化展品检疫审批管理,大力发展会展业。支持引入国际精品赛事,做精做细日韩文化体育交流,依托大连赏槐会、中日文化旅游交流大会和日本物产节,拓展文化、旅游和会展合作。推出东北亚特色文化节、书画节、建筑节、中医节、海洋节、冰雪节,创办东北亚音乐节、电影节、动漫节,增创文化合作品牌。支持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设立国际文化艺术品交易场所,依法合规开展面向全球的保税文化艺术品展示、拍卖、交易业务。 加强与东北亚城市合作。继续推进我市及所属区市县与东北亚的日、韩、俄(远东)、朝、蒙等国知名城市建立友好城市,在连设立东北亚友好城市联盟和青少年文化交流联盟。重视和扩大日籍、韩籍、俄籍荣誉公民授予数量。推动与大阪、釜山、蔚山、符拉迪沃斯托克等东北亚重点城市在环境保护、社区管理、减灾防灾、医疗卫生等方面的深度合作,鼓励开展各种形式的民间文化交流和合作,打造地方政府合作标杆城市。 第五节 推动区域联动发展加强辽宁省内区域合作。落实“一圈一带两区”区域发展战略,发挥大连的龙头带动作用,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推动辽宁沿海经济带加速新旧动能转换,形成区域发展合力。支持长兴岛(西中岛)石化产业基地建设,带动营口、盘锦、锦州等市精细化工产业规模发展。推动大连、营口自贸片区互动发展,建立创新成果分享机制并推动率先在沿海六市推广。加强六市旅游合作,研发跨区域旅游精品线路,共同开展旅游推广营销。扩大夏季达沃斯论坛、自贸试验区、自主创新示范区对沿海各市的辐射效应。发挥沈大“双核”联动作用,推动辽中南城市群建立更加紧密的经济合作关系。加强与以沈阳为龙头的现代化都市圈良性互动,建立健全区域合作新机制,强化装备制造、氢能、化工、人工智能、汽车零部件、航空、金融、会展等产业的互补对接,共建“沈大经济走廊”。依托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东北科技大市场、国家级高新区,整合区域创新资源,共建“沈大科技创新走廊”。 深化与东北腹地城市务实合作。服务东北“三省一区”,加强与沈阳、长春、哈尔滨等城市在港口、物流、金融、旅游、科技、信息、涉外服务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建立互惠共赢的投资促进机制,共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哈长沈大经济隆起带”。发挥各类社会中介组织作用,引领发展区域性行业协会商会,支持企业组建跨地区跨行业产业、技术、创新、人才等合作平台,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多层面的合作机制。 深化沪连对口合作。推动沪连对口合作向纵深发展,对接长江经济带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不断完善对口合作的体制机制。坚持政府引导,发挥各类经济主体作用,以高端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为重点,积极吸引上海现代装备制造、信息服务、科技研发、教育培训、金融商务、旅游休闲等产业在连投资扩能。突出发挥两地科研、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比较优势,共同组织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探索建立共性技术研发平台,以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为重点,开展氢能产业全领域合作,打造氢能产业自主创新路径。共建“沪连对口合作产业园”,探索园区层面人员互派、利益分享、共同管理和委托代管等新模式新机制。支持鼓励上海多元化资本分类参与大连国资国企改革。支持上海企业在大连建设生产基地、技术研发中心、区域总部或营销中心。重点加强自由贸易试验区合作,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深层次合作。 积极对接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加强与环渤海地区其他城市群合作,不断推动环渤海经济圈融合发展。主动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大区域战略,深化区域合作,积极承接高端产业转移、创新要素辐射。全面提升招商引资针对性、时效性,在引进龙头企业、重大项目上取得新突破。 第八章 大力推动制度创新 打造东北全面深化改革示范区 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市场化取向和高效能标准,对标上海,围绕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速重点领域改革向纵深推进,提升改革的系统性、协调性、首创性和精准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基层干部干劲,为打造东北高标准市场经济样板提供强有力制度支撑。 第一节 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全面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成“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东北亚国际化营商环境先进城市。深化“放管服”改革,实现上网依申请类事项可网办率100%,政务服务大厅办理事项网上可预约率100%。建立高频事项“一件事”目录清单。围绕项目全生命周期,深化投资项目审批全流程改革,实现一般投资项目从立项到验收全流程“最多60天”。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建立衔接事前事中事后环节的新型监管机制,全面推进跨部门联合监管。提升信用建设法治化规范化水平,探索建立公共、市场信用信息的开放、流转和交易机制。围绕重点产业和项目组建专业化服务团队,实行招商稳商“链长负责制”。构建全市统一企业服务平台,完善市、区、社区以及各行业协会、各类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的多层级服务协调机制。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加快行政区划调整,统筹机构编制资源等要素配置。进一步理顺重点发展区域的管理体制,减少市级派出机构数量,建立扁平化行政管理体制。争取省政府支持,加大省市两级政府部门向重点发展区域授权放权力度,加强清单管理和动态调整。完善常态化的干部交流挂职和人才培训机制,探索公务员重大攻坚任务专项绩效工资激励新模式。落实尽职容错免责和庸懒散奢问责,设立大连制度创新奖,加大对制度创新的容错识别和奖励激励。 持续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完善政府预算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市县两级财权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把政府过“紧日子”作为一项长期政策,继续压缩一般性支出,加大对基本民生、“三农”、教育科技等重点领域支持力度。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和风险防控,推动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与收入质量、征收效率、债务管理和风险防控水平协同提升。完善园区财政管理体制,赋予园区独立财政管理权。改进政府型引导基金的考核制度和使用方式,探索利用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合作开展天使前投资。发挥财政资金的整合与引领功能,完善多层次纾困基金体系和共同救助机制,加大对上市企业和中小微企业的纾困和救助力度。按照国家统筹安排,推动开展对政府采购面向国际市场开放的制度研究和探索工作。 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创新政府投融资模式,推动投融资项目的可持续健康运营。加快政府投融资平台转型步伐,加强城投平台与债转股平台对接,建立融资平台公司应收账款证券化交易机制,探索市县共同出资成立资产盘活基金。规范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加强项目可行性论证。积极盘活存量资产,稳妥推进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 深化园区市场化改革。推进大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区多园多点”建设,将其他区市县创新资源聚集区和科技创新基地纳入自创区管理。创新园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推动龙头企业以组建企业联盟等方式对开发区或“区中园”实行整体性建设运营,在专业化园区中以单独设立公司等方式实行“委托开发管理”与“合作共建”。深化法定机构改革试点,在有条件的园区探索 “法定机构+业界共治”等管理运营模式。 第二节 培育更具活力和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提升国资国企改革综合成效。加快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推动国有资本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设施与民生保障等城市发展优势产业和关键领域集中,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和产业集团,打造1—2家资产规模超千亿的优势企业集团,培育3—5家国内行业领军企业和一批“拳头”产品,力争推动2—3家企业上市。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加强董事会建设,落实董事会职权,保障经理层依法行权履职。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建立差异化的薪酬分配制度和长效激励约束机制。积极稳妥分层分类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促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推进企业上市发展。提升企业创新发展能力,加大技术创新投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统筹解决国有企业历史遗留问题,为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创造条件。 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以管资本为主转变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职能,准确把握职责定位,重点管好国有资本布局、规范资本运作、提高资本回报、维护资本安全。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优化出资人代表履职方式,对国有企业一企一策分类授权,有效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功能作用。创新监管方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推进信息化与监管业务深度融合。对混合所有制企业、股权多元化的国有全资公司,探索实施有别于国有独资公司的治理和监管机制。统筹管资本要求,改进考核评价体系,对不同功能定位、行业领域、发展阶段的企业实行差异化分类考核。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建立协同高效的监督机制。稳步推进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 营造支持非公有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环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精准打好政策组合拳,健全支持民营经济、外商投资企业发展的市场、政策、法治和社会环境,充分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在要素获取、准入许可、经营运行、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等方面对各类所有制企业平等对待。不断提高普惠金融服务的覆盖性、可得性和满意度,为小微企业等普惠金融重点领域提供金融支持。用好上市等直接融资政策,鼓励民营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做优做强。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建立规范化机制化政企沟通渠道。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第三节 深化重点要素市场化改革推进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科研人员可以自主决定科研成果转化的体制。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探索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给予科研团队溢价回购国有股的优先权。在重点创新领域探索自主知识产权的市场化运营机制。 深化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加快建设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深化产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完善产业用地类别标准,健全长期租赁、先租后让、弹性年期供应、作价出资(入股)等工业用地市场供应体系。推动不同产业用地类型合理转换,探索增加混合产业用地供给,引入推广“点状供地”“联合拿地”“标准地建设”等新模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分区域制定盘活存量工业用地的相关实施办法及规划,集中开展城中村地块改造,建立批而未供、闲置土地处置情况与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使用相挂钩机制,优化闲置低效存量建设用地开发。 推进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以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为契机推动企业上市,加强企业上市培育,形成企业上市长效梯队结构。增加有效金融服务供给,加大小微企业信贷支持力度,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工具,不断优化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领域金融服务。 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开展城市综合运行管理中心建设,实现对城市日常运行的智能预警、重大问题的智慧决策、关键事件的协同处置。推进数据市场化平台建设,推进数据生产要素市场化进程,提升政府公共数据资源价值,引导培育大数据产业发展。加强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体系建设,开展数据资源等级保护。 降低全社会交易成本。积极发展电子交易平台和电子结算工具,压缩交易时间。推进精益生产方式等供应链管理,力求实现零库存。提升装卸、中转运输效率,压缩靠泊、转运、运输周期。发展大宗商品和权益类现货交易场所集聚区。建立大型综合类一级批发市场,实现规模成本最优。优化批零市场交易流程,减少损耗,降低租金和管理费用。深化商事制度改革,降低制度交易成本。破除妨碍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商品服务流通的体制机制障碍。 第九章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 实施“空间优化,精明发展”战略,优化国土空间结构,推进形成主体功能清晰、优势互补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坚持区域协调发展,统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形成以城带乡、城乡融合的新型城乡关系。建立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提升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海洋强市。 第一节 构建全市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优化国土空间布局。落实国家和省主体功能区战略,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逐步形成城镇化发展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优化重大基础设施、重大生产力和公共资源布局。支持主城区、新市区、县城等城市化发展区高效集聚人口和经济,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动力源;支持市域中部地区、沿海低地、农业商品基地等农产品主产区增强农业生产能力,建设农产品加工、生态产业和县域特色经济示范区;支持北部水源生态屏障区、沿海自然岸线保护区、重要生态廊道等生态功能区保障生态安全,维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高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支持生态功能区的人口逐步有序转移。 优化城镇空间布局。综合考虑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因素,坚持“强湾聚心、廊道生长”空间发展策略,以建设大连湾国际化高端功能集聚区为目标,以哈大、高新—旅顺南路、甘井子—旅顺北路、开发区—庄河四条主廊道为骨架,以快速交通串联城市四大板块,实现城市核心功能从大连湾向外拓展,构建“一核四城、四片七组团”的城镇空间发展格局。“一核”为城市核心区;“四城”为文化老城、创新新城、枢纽新城、智造新城;“四片”即旅顺历史文化片区、普湾战略发展片区、西部产业协同片区、东部休闲旅游片区;“七组团”包括旅顺组团、普湾组团、瓦房店组团、长兴岛组团、皮杨组团、庄河组团、长海组团。各地区按照城镇空间布局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实施差异化功能定位。 大连市城市空间布局规划图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围绕黄海和渤海沿岸打造“两岸三湾多园区”的产业空间格局。黄海沿岸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海洋经济、纺织服装、食品加工、旅游休闲等特色产业,渤海沿岸重点发展绿色石化、高端轴承、电力装备等先进制造业,增强黄海渤海两岸协同能力。围绕大连湾建设国际活力湾区、金州湾打造东北亚空港商务区、太平湾构建东北亚“新蛇口”的功能定位,强化“三湾”示范引领功能,带动其他湾区“一湾一策”联动发展,推动浪漫海湾名城建设。推动“多园区”集群发展,依托现有产业园区和重点集聚区,落实各园区主导产业和功能定位,培育和发展规模经济,支撑我市主导产业形成竞争新优势。 大连市总体产业布局图
着力推进国际性活力湾区建设。对标国际一流湾区,高起点做好大连湾湾区规划,打造支撑建设世界海湾名城的标志性湾区。重点发展总部经济、现代金融、科技服务、滨海旅游、娱乐体验、文化创意等多元业态。打造梭鱼湾市级中心与泉水湾、和尚岛两个区级中心,加快环湾地区城市更新,推动石化、造船等企业搬迁,改造更新原大钢、大化厂区等重点区块,加强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使昔日重工湾区成为精致的城市魅力湾区。挖掘独具地方特色的坑体、山体等景观风貌,围绕石灰石矿规划建设大型文旅商务设施。贯通滨海路,建设风情海岸道,激发岸线活力,重点打造梭鱼湾、龙头山、东山三大市级高品质公园,形成碧海青山、开放共享的湾区风景体系。 第二节 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科学编制和管理村庄规划,村庄规划管理覆盖率达到90%。开展村庄街巷治理、绿化美化、田园建筑示范、建筑文化传承工程。深入持久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实现村庄由一时清洁向长期干净转变。加快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强镇级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推进农村垃圾就地分类处理。分类引导乡村风貌,重点推进北部山区、温泉以及东部海岛地区村庄景观改造,打造特色村庄品牌。 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全面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推进农村物流标准化建设,改造新建一批农村综合客运服务站。持续做好农村供水保障工作。加强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提升农村幼儿园办园水平,持续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优先建设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险体系。提升农村养老服务能力。建立健全城乡要素合理配置、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缩小城乡差距。 深化农村改革。集中支持乡村振兴重点任务,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的比例提高到50%。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积极探索落实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稳妥开展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房盘活利用试点。建设大连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 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低收入村脱贫成果,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落实帮扶措施,防止返贫和发生新的贫困。加强扶贫项目资金资产管理和监督,推进产业扶贫项目与乡村产业振兴项目衔接,推动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加强产业扶贫项目管理,健全管护机制,落实后续管护责任,提高建成项目使用率。健全农村残疾人、重病人、失能老人、单亲家庭关爱服务体系,完善对因残致贫、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农民救助制度,提升困难群众兜底保障水平,保障低收入人口基本生活。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实施返乡创业创新工程,提高农民就业创业本领。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带动低收入人口就地就近就业。实施高素质农民培养计划,开展经营管理型、专业生产型、技能服务型培训。
第三节 推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全面取消非户籍常住人口的落户限制,逐步构建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为基本形式的新型户籍制度,建立城乡人口双向自由有序流动通道。积极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和便利常住人口全覆盖,以解决住房需求、完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为核心,加强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养老服务、就业创业等服务供给,全面提高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大力提高农业转移人口职业技能、职业素养,基本实现职业技能培训对农民工全覆盖,丰富农业转移人口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全面融入城市。持续完善“三挂钩一维护”政策机制,健全市民化配套政策体系。 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大对县域地区的财税支持力度。加强用地保障,盘活闲置土地资源。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推进县城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产业配套设施提质增效,分级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覆盖率,引导本地农业人口向县城和重点镇集聚。高标准推进一批重点镇建设,推进“强镇扩权”,合理划分县(市)和重点镇两级事权和财力分配关系。加快重点镇产业发展,积极培育特色主导产业。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进重点镇与区(市)县基础设施对接联网,并向农村延伸辐射。
规范发展特色小镇。充分发挥各地要素禀赋、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强化规划引领作用,突出产业特色,完善产业生态,创新发展体制机制,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建设,补齐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短板,加强“一镇一品”特色小镇建设,打造一批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的精品特色小镇。 第四节 开创陆海统筹发展新局面推动陆岛联动发展。坚持统筹陆海发展和海陆产业联动,科学有序统筹布局生产、生活与生态用海,全面实施海域动态监测,海洋经济运行分析评估,优化海洋国土空间格局。持续提升海岛发展陆端服务功能,配套建设陆岛旅游服务基地、陆岛客运与物流中转站,提高边境海岛的交通、物流通达深度。 发展新型智慧海洋产业。积极推进数字技术在制造、生物医药、能源、滨海旅游等海洋产业的应用,建设智能海洋牧场、智能船舶、智慧港口、智慧旅游等应用平台,推动传统海洋产业数字化升级。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与海洋新能源、海洋生物医药、海水综合利用等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创新。发展水下机器人、海洋无人机、无人潜航器等智能海洋装备,推进海洋旅游、海洋休闲体育、海上垂钓等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建设特色鲜明的海洋大数据产业集群,实现海洋信息透彻感知、超算互联互通、数据充分共享、应用服务智能。 建设海洋科技创新高地。完善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发挥我市海洋、海事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优势,加大海洋科技投入力度,聚焦重大关键核心技术,加强重点海洋科技攻关,加速智慧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加强海洋知识产权保护。加快海洋科技资源整合,探索建设海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拓展海洋科技研究领域,支持海洋领域各类创新平台建设。大力扶持海洋科技企业发展,引进知名海洋企业及研发机构,促进海洋企业通过产业链协同创新。鼓励科技研发、技术服务企业向海洋领域延伸,建设海洋科技企业孵化器。 第十章 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提升国际化城市品质 实施链接国际发展战略,推进现代化交通、能源、水利、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存量和增量、国防和经济建设、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发展,加快构建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第一节 构筑国际性综合交通体系完善重点项目布局。以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为目标,推进交通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开工建设大连新机场工程,积极推动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促进产业多元化发展。加快推进太平湾港区基础设施及集输运体系建设,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完成邮轮码头及配套设施建设,增强地区社会效益。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坚持轨道交通发展战略,探索科学适用的建设模式,有序实施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项目,多措并举促进城市交通高质量发展。研究谋划铁路网络布局。建立因地制宜、功能明晰的多层次轨道交通体系,完善城镇化发展交通骨架。科学谋划、建设新机场岛及岸侧交通枢纽,建成北站客运枢纽,研究大连站枢纽改造,构建中心枢纽的顺畅接驳,实现基础设施多网融合。推进港区铁路及场区、园区铁路专用线布局建设,加强货运无缝衔接,促进结构调整。加强存量设施提质增效。提高周水子机场安全、效率、容量水平,确保满足过渡期使用需求。支持重点港区功能升级,码头用途转换。提高农村公路管养水平,推进升级改造。逐步扩大交通基础设施前段智能设备应用,建立及整合交通信息化平台,推动信息采集一体化和数据交换共享,着力打造智能交通体系。
大连综合交通规划示意图 第二节 建立现代能源基础设施体系加快发展高效清洁能源。增强能源供应安全保障能力,在压减化石能源消费的同时,积极发展非化石能源。到2025年全市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比例超过60%,2030年全市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超过70%,为全省提前实现碳达峰目标提供有力支撑。落实天然气气源,提升储气能力,推进天然气城市管网建设。安全稳妥推动核电建设,大力发展海上风电,按照“源网荷储”一体化要求积极开发陆上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有序实施生物质热电联产等可再生能源项目。稳步推进大型风电基地、庄河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基地建设。提升能源系统综合调节能力,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化学储能调峰电站建设,加大对配建储能的清洁能源电站的政策支持力度。 提高终端能源消费利用效率。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稳步推进清洁取暖,有序实施电能替代,加快终端用能电气化。继续推进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加氢站规划布局建设。建设3000个左右电动汽车充电桩。优化电力需求侧管理,加快智能电网建设。积极培育能源领域新动能,开展新机场绿色能源中心等研究,以海岛微网建设为抓手,继续推进庄河市智慧能源城市试点工作。
第三节 强化水务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完善供水系统。立足用好本地水,扩大利用再生水,科学利用外调水,逐步实现双水源、多水源供水,建设集约高效的供水体系。充分挖掘域内水源和现有供水工程的潜力,加快推进水系连通连调工程、水源工程等,进一步优化现有水库、输供水工程调度运用方式,全面提升供水能力。加大海水淡化和直接利用力度。坚持“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做好重大引调水前期论证,积极推进市域外调水工程前期工作,适时启动工程建设。加快推进供水系统应急保障实施建设,提高城镇供水的安全性、可靠性。 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扩大延伸城市供水管网,建设集中供水设施、提升运行管护能力措施,进一步提高农村地区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供水保证率。开展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与现代化建设,强化灌区用水计量配套设施,完善灌排体系。加强防洪排涝减灾体系建设,实施山洪灾害防治,继续实施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和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以泵站建设与改造为重点,结合水闸加固、渠系整治,有序推进农村易涝区治理。实施抗旱应急水源工程,提高农村抗旱应急能力。
第四节 提高市政设施现代化水平加强城市交通拥堵综合治理。大力发展快速公交(BRT)等交通方式,强化金普新区、甘井子区、旅顺口区及高新区等片区的中运量公交支撑片区廊道拓展功能,推进城乡客运服务一体化。不断完善“配建为主、公共为辅、路内停车场为补充”的停车设施供给体系,鼓励社会力量建设公共停车场,推进停车管理智慧化,建管结合、多措并举,不断提高停车位供给。 统筹地上地下空间开发。优化地下空间资源配置,统筹城市道路、轨道交通、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给排水、消防等设施,积极推进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建设,进一步提高综合管廊利用率。推动地上地下空间多功能立体开发和分层综合利用,持续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推进城乡社区更新改造。将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列入重大民生工程,深入实施农村老旧社区改造,完善水、电、路、气等各类市政基础设施。同步推进韧性城市、无障碍设施、垃圾分类、社区微更新等建设和改造。有条件的老旧小区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及适老化改造工作,配套建设便民市场、健身休闲、托幼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力争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需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切实改善居住生活环境,补齐配套设施和人居环境短板。 加快市政基础设施数字化建设。加快推进市政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推动完善智慧交通、智慧杆塔、智慧管廊、智慧能源等基础设施,提升城市管理的数字化、联网化、智能化水平。推动无人驾驶等试验场地建设。研究推动城市供电、供热、供气等终端设施“多表合一”和电力杆(塔)、通信基站、交通指示牌、监控杆、路灯杆等市政设施“一杆多用、多杆合一”。 第十一章 夯实绿色发展根基 建设生态宜居城市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全方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线,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协调为核心,实施“生态优先,美丽大连”战略,努力建设山海相融、文明美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宜居家园。 第一节 构建滨城生态安全格局筑牢陆域生态安全格局。坚持山水林田湖海“生命共同体”理念,构建“一脊多廊、六水汇海”的陆域生态网络格局,“一脊”即贯穿南北的生态控制中脊,“多廊”即以河流生态廊道和道路生态廊道组成的廊道网络,“六水汇海”即庄河、碧流河、英那河、大沙河、登沙河、复州河六条入海河流。强化“三线一单”硬约束,坚守自然生态安全边界,确保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减少,功能不降低,性质不改变,保护城市通风廊道、清水通道和物种迁徙通道,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稳定性。 优化海洋生态环境空间布局。加强近海海域、海湾、海岛生态环境保护,构建“一核两翼一基地”海洋生态环境空间布局,“一核”即金普新区以南周边海域,“两翼”即西部渤海屏障带和东部黄海屏障带,“一基地”即长海县绿色基地、生态海岛。初步构建海洋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持续稳定改善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加强海岛生态环境保护,合理开发利用海岛。实施岸线“保护优先”,严格保护自然生态岸线,适度扩大城镇生活及旅游岸线,公众亲海空间质量提升,逐步减少养殖岸线,保持港口岸线适度规模,严控工业岸线和围填海建设。市域工业岸线比重低于33%。 大连市生态空间格局图
开展全域生态保护与修复。严格自然保护地、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文物保护区、永久基本农田等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推动矿山综合整治和地质灾害防治。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构建生物多样性监测体系。坚决打击非法捕捉、交易野生动植物,防范新的外来物种入侵。加强海洋生物、野生动植物资源及栖息地生态保护修复。以自然修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开展受损生态系统修复。加快蓝色海岸带修复,推进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与保护,加快退化林修复与低效林改造。
第二节 持续推动环境质量升级深入推进大气环境治理。继续强化大气污染整治,以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为核心,实施大气污染物源头精细分区控制,加强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的协同治理。以空气质量功能区划、人群集聚敏感区域和重点工业园区等为基本单元,划分大气环境空间管控分区;多源协同控制,实施大气精准治理;管控城乡面源,推进扬尘精细管控;应对重污染天气,加强区域联防联控。细颗粒物(PM2.5)浓度不高于32微克/立方米。 持续提升水环境质量。紧扣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开展水环境综合治理和系统修复,推进“一河一策”,河流水质优良比例不低于64.2%。强化陆海统筹,推进“美丽海湾”建设,近岸海域和重点海湾优良(一、二类)比例达到96.5%。严格落实“河(库)长制、湾(滩)长制”,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深化黑臭水体治理,建立健全“海上环卫”制度,公开水环境治理信息。 扎实开展土壤环境防控。建立全市土壤污染防控部门联动机制。构建土壤环境质量状况、污染地块修复与土地再开发利用协同一体的管理与政策体系。严格管控重度污染耕地,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加强白色污染治理,强化土壤环境质量和农产品质量协同跟踪监测与评价。建设用地实施准入管理,搬迁或依法关闭污染严重的企业,防范人居环境风险。完善固体废物分类回收和资源化利用体系,推进固体废物源头管控和减量化,建设无废城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达到92%以上。 提升城市人居环境品质。加强城市建筑、山水景观设计和色彩改造,强化山海有机联系,打造沿湾活力绿道、环山运动绿道、滨河漫步绿道等各类生态绿道,建设“看山海、游城市、品人文、观风景”的眺望系统和景观环线。推动城园融合,构建“郊野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的三级公园体系,推进500米服务半径公园绿地建设。主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4.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3.1平方米。 第三节 加快形成绿色低碳发展方式实施碳排放达峰行动。编制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强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着力提高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数字基础设施等关键领域能源利用效率,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除国家战略布局和重点民生项目外,严格控制“两高一低”行业产能,石化、有色、钢铁、建材等重点行业新建项目要严格实行产能减量置换,并结合能耗双控目标完成形势,实行能耗等量或减量替代。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开展国土绿化、海洋牧场建设等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鼓励研发和应用碳捕集利用和碳封存技术。探索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 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开展工业节水改造升级,做好城镇节水降损,加大再生水、雨水等非常规水资源利用,再生水利用率达到40%,支持海水淡化供水试点示范。推动粉煤灰等产业废弃物、秸秆等农林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 着力推行绿色生产方式。推动石化、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实施绿色化改造,探索园区产业链循环化、资源利用高效化发展模式。提高绿色生产科技支撑能力,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推动绿色服务模式创新,加快发展节能服务业,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积极探索小城镇、园区环境综合治理托管的城市开发模式。 大力倡导绿色生活。加强绿色生活方式宣传倡导,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出行、绿色商场、绿色建筑等创建行动。有序推进“低碳城市”建设,推进生活垃圾全程分类、源头减量、资源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持续推进绿色建筑发展,逐步扩大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80%。推广新能源汽车,倡导绿色低碳出行,城市建成区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达到63%以上。
第四节 健全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加快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生态环境监管大数据平台,逐步形成环境污染社会共治、联防联控的信息化管理体系。提升生态环境风险管理与应急救援能力。 健全生态损害究责与补偿机制。将生态环境成本纳入经济运行成本,进一步健全体现资源稀缺程度、生态损害和修复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完善权责明晰的责任追究标准和层级,强化排污者责任,健全信息强制性披露、严惩重罚等制度。建立稳定的生态补偿投入机制,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按市场化原则共同建立区域性生态补偿基金。加快落实补偿权责,健全自然保护区、重点海洋、水源地等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完善国有土地、矿产、森林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构建统一的自然资源资产交易平台,开展生态保护和受益地区间横向补偿。推行生态补偿额度与监测结果、生态保护效率挂钩。 第十二章 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共建共享幸福大连 围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构建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现代社会目标,聚焦重点领域和“一老一小”等重点人群,以高质量教育和高水平医疗服务为切入点,注重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强化公共服务保障能力,确保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民、兜住底线、均等享有,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先行区建设。 第一节 着力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完善工资制度,健全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落实和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健全各类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探索通过土地、资本等要素使用权、收益权增加中低收入群体要素收入。健全公务员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健全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工资集体协商和企业薪酬调查制度,健全农民工工资支付机制。 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保护合法收入,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消除行政垄断等非市场因素对收入的影响。深入推进“三变”改革,激活农村土地、资金、资产、人力等要素资源,持续促进农民财产性收入增加。鼓励劳动者以资本、技术、专利和管理等参与分配,提高人力资本参与初次分配比重。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和精准性,进一步完善再分配机制,加快形成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鼓励民间投资和创业致富,拓宽经营性收入来源。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事业,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 深化薪酬制度改革。分类有序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符合行业特点与发展规律的分配机制。推进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保障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扩大高校、科研院所工资分配自主权,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制度,推进疾控体系的待遇保障和激励机制改革。完善国有企业工资分配制度,加大关键岗位核心人才中长期激励力度。 第二节 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强化政府促进就业责任,聚焦“六稳”和“六保”,建立实施公共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带动就业评估机制。深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加强宏观政策协调联动,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扩充中小企业、民营经济、现代服务业就业容量,催生就业新增长点。推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加强就业形势分析监测,完善规模裁员和失业风险预警机制。健全企业稳岗扶持政策,加大对小微企业和新业态的扶持力度。建立“互联网+就业”平台,鼓励共享用工等灵活就业新模式。全市新增城镇就业40万人以上。 大力促进创业创新带动就业。完善“创政、创培、创扶、创服”工作机制,支持培育一批吸纳就业能力强的创新型创业企业,强化创业带头人培育,创造就业新领域,开发更多新型就业模式。鼓励发展“互联网+创业”。建设区域性创新创业中心,加强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构建众创空间,建立创业创新服务平台。加强毕业生信息衔接,精准施策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多渠道帮助返乡农民工在县城和乡村创业,建设返乡创业园,带动更多农村劳动力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集中保障重点群体就业。做好各类毕业生、失业人员、农村剩余劳动力、残疾人群体、军队转业干部和退役士兵就业工作。强化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帮扶,制定专属援助方案,确保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深入开展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实施高校毕业生基层服务岗位计划和“名校优才”计划,全面落实高校毕业生实名制就业机制和求职创业补贴制度。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建设。开展面向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就业劳动力等的订单、定向、定岗培训和转业转岗培训。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落实失业保险技能提升补贴政策。 第三节 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促进各类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大力扩增公办幼儿园,鼓励和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优质服务。进一步完善保障机制,提高农村学前教育质量。推动义务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有序扩大城镇学位供给,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深化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扩大普通高中优质资源,努力提高就读省、市示范性普通高中学生比例,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加快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建设,面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战略产业,实施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工程,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推进职业教育资源整合,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设具有地方特色、国际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支持在连高校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优化专业设置,支持在连高校“双一流”建设,实现大连高等教育质量整体提升。加强在线教育建设,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全面发展特殊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等其他各类教育。 推进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完善教育评价制度体系,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推进民办教育分类管理改革,加快推进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大教师管理体制改革力度,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着力培养一批课程改革示范校,依托普通本科院校、高等职业院校、中等职业院校、社区学院,建设示范性社区继续教育中心。 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加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加快推进“三通两平台”和数字校园、智慧校园建设升级,推动智慧课堂、创意学习空间等方面实现新突破。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深度融合,创新教育教学模式,促进育人方式转变,构建“互联网+教育”“智慧+教育”新生态。推动教育治理方式变革,优化并提升大数据支撑下的教育治理能力,着力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教育服务供给方式及教育治理新模式,加快形成现代化的教育管理与监测体系。
第四节 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基本社会保险制度。构建法定人员全覆盖、水平适度、运行稳定、服务高效、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统筹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巩固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社会保障卡持卡人口覆盖率达90%。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在实现省级统筹基础上纳入全国统筹。全面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落实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发挥多缴多得激励机制。根据国家部署推进渐进式延迟退休。落实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鼓励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员选择较高缴费档次。深化医保制度改革。健全筹资运行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确保基金收支平衡。健全待遇保障机制,确保实施公平适度保障。健全职工医保门诊保障机制。完善居民医保门诊保障政策。持续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全面推行以按病种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 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格局。大力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等多种形式养老保险。鼓励发展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提高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救助标准,实现低保标准、特困救助供养标准与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步增长。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坚持儿童优先,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深入实施《辽宁省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9-2025年)》,促进青年更好成长、更快发展。加强对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的社会保障力度,健全老年人、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和设施,完善帮扶残疾人、孤儿等社会福利制度。进一步发挥红十字会作用,激发各类慈善主体发展活力,规范慈善主体行为,完善监管体系。统筹推进退役军人接收安置、待遇保障、荣誉激励、教育管理等各项工作。 提升社会保障水平。落实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调整机制,逐步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落实医疗保障待遇清单制度,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待遇调整机制和异地就医结算制度。根据社会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情况调整失业保险待遇标准,落实失业保险金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调整机制。研究建立科学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结构和标准体系,建立工伤待遇正常调整机制。 健全住房保障体系。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地制宜、多措并举,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修订完善公租房管理办法,强化基本住房保障,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土地供应向租赁住房建设倾斜,单列租赁住房用地计划,探索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和企事业单位自有闲置土地建设租赁住房。完善长租房政策,逐步使租购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务上具有同等权利,规范发展长租房市场,保持合理租金水平。开展共有产权住房建设试点,解决共有产权住房建设、分配、管理模式等相关问题。深化物业服务和房屋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物业行业信用管理体系。扩大物业管理覆盖面,推进保障性住房、老旧小区、零散楼院等住宅引进物业管理。建立物业服务第三方评估市场,规范物业管理市场主体行为。 第五节 推进健康大连建设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构建整合型全生命周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分级诊疗体系和医联体建设,推动本地医疗资源与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单位融合共建,加强沪连医疗资源对接合作。加强老年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安宁疗护中心等接续性医疗机构建设。加强心血管病防控、脑卒中防控、重性精神病防控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加强重点慢性病防控工作,实施慢性病的综合干预措施。加强妇女儿童健康保健服务体系和能力建设。发展“互联网+健康”服务,建成全市人口健康信息平台,构建覆盖城乡的远程医疗服务体系网络,推动互联网医院有序发展。实施重点专科“登峰计划”,推动全市重点专科医疗水平、高层次人才数量、科技影响力、专科声誉和综合排名显著提升。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 加强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建立集中统一高效的公共卫生事件指挥体系。以重大传染病的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为重点,推进疾控体系现代化,完善公共卫生重大风险研判评估决策防控协同机制,强化重大疫情救治体系。构建完善医防协同机制。建立定位明确、适宜平战结合的应急医疗救治体系。建立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防控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机制,形成“市级医院-区域诊治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急医疗救治体系,打造国家传染病区域医疗中心大连分中心。建立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防控管理机制。健全统一的医疗应急保障体系,完善应急物资储备和保障制度,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强化执法与监督,推进完善卫生健康监督执法体系建设。建立全面动员机制。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治。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统一规划设置、行政审批和监督管理全市医疗卫生资源。严格控制综合医院数量和床位规模,优先支持社会力量举办非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新增儿童、肿瘤、精神卫生、口腔、康复、护理、医养结合等医疗机构为主。推进薪酬制度改革,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强化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制定和优化医疗卫生人员培养、引进、使用政策,推进专业人才均衡发展。
第六节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落实国家生育政策,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积极引导生育水平提升并稳定在适度区间,平缓人口总量变动态势。健全和完善托幼服务体系,逐步满足人民群众对婴幼儿照护服务的需求。加快完善全民教育体系,提高新增劳动力供给质量。破除阻碍劳动力和人才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保持人力资源市场活力。充分调动大龄劳动者和老年人参与就业创业的积极性,创造老有所为的就业环境。 健全托育服务体系。构建多形式、广参与的托育服务体系,开展家庭科学育儿指导,提供符合适龄幼儿家庭多样化需求的托育服务。合理规划托育服务从业人员队伍建设,逐步提升托育服务质量。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支持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多方参与,营造共同承担社会责任的托育服务氛围。加大托幼资源统筹力度,积极发挥幼儿园专业资源集聚优势。增加托班的资源供给,鼓励民办幼儿园开设托班,支持公办幼儿园扩大服务对象覆盖面。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 积极发展养老事业。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依托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立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或日间照料中心。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支持培养一批专业化、连锁化、品牌化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建设老年友好型城市。探索设立“家庭照护床位”,建立居家社区老年人定期探访制度,特殊困难老人月探访率达到100%。拓展农村养老服务,农村社区建立具有养老服务功能的社区综合服务施设和站点达到80%以上。深化公办养老机构改革,简化医养结合机构审批,推动乡镇敬老院逐步向社会开放。实施公办养老机构服务供给和服务质量提升工程,统筹推进适老化设施改造,全市护理型养老床位占养老总床位达到55%。开展养老服务人才培训提升行动,将养老服务列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优先领域,完善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和教育培训机制。 大力发展老龄产业。推动银发产品市场提质扩容。推动与老年人息息相关的食品、药品、保健品等行业规范发展。提升大连国际老龄产业博览会品牌影响力,支持本地企业积极对接市场需求,加强与国内外高端银发产品研发生产企业合作,加快推动适老生活用品、老年功能代偿产品、智慧健康产品等老年用品研发生产。鼓励老年家庭、养老机构和社区普遍配备适老产品。推动养老服务业融合发展。促进养老服务业与教育培训、健康、体育、文化、家政等幸福产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家政服务、老年旅游、适老性金融等相关产业。鼓励社会资本探索多种业态和经营模式,推动“养老+医疗+保险”、“养老养生+现代农业”、健康养老综合体带动社区服务以及辐射农村养老模式等新业态发展。 第七节 加强公共服务制度建设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结合实际贯彻落实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充分发动政府资源,政府资金投入重点向落后地区和困难群体倾斜,推动城市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延伸。创新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共建共享模式,政府优先购买社会力量参与提供的公共服务。创新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实施机制,促进标准信息公开共享。 探索公共服务多元供给制度。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以合作、租赁、承包等多种形式参与基本公共服务提供,积极探索基本公共服务公私合作方式,扶持公益性社会组织发展,拓宽社会力量进入渠道。鼓励通过市场机制购买公共服务,创新服务供给方式,应用大数据平台、信息化技术和一站式办理,打造惠及民生、方便实用的新时代公共服务供给体系。 第十三章 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 塑造人文大连新气象 坚定文化自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全面提升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建设品质。实施“文化彰显,品质提升”战略,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激发文化活力和创造力,提高全社会文化素养,大力培育新时期大连人文精神,重塑新时代“闯关东”精神,提升大连文化形象,做强城市文化品牌,建设具有东北地区领先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强市。 第一节 营建城市文明新形象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不断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建立健全“不忘 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和长效机制,持续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广泛开展群众性学习教育活动,充分运用各种宣传舆论手段,用群众爱听、能懂的语言,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真正入脑入心、化为生动实践。 全面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突出抓好政德建设风向标,着力夯实公民道德建设基础工程,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约束保障作用,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向深入,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培育忠诚报国、敬业奉献、孝老爱亲、向上向善的良好道德风尚。 持续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和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大力发展志愿者服务组织,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工作。着力加强网络文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清朗网络空间。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进移风易俗和乡土文化建设,提升农村社会文明程度。 第二节 打造“人文四城”城市名牌重塑体育强市新形象。广泛开展群众体育运动。建设市民健身路径、特色自行车道、社区“10分钟健身圈”、多功能运动场、示范性体育公园等一批全民健身工程,推动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学校体育场馆向市民开放,满足群众健身需要。提高竞技体育发展水平。加快推进梭鱼湾专业足球场建设。高水平承办亚洲杯、中超联赛等赛事活动。着力培育“奔跑大连”系列路跑赛事,打造国际帆船精英赛、国际体育舞蹈锦标赛、国际登山大会、国际铁人三项赛等一批新品牌,优化竞技体育项目布局,多元培养体育人才。持续扩大青少年足球发展规模,大力支持职业足球发展。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加大对体育市场主体金融支持力度,落实企业、场馆建设和运营税费减免政策,推进本土自主品牌体育产品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体育服务业供给能力。 推动大学与城市融合发展。对标国际知名大学城,全面优化高新园区、金普新区、旅顺口区、庄河等大学城空间和学科专业布局,推动高校集群发展,逐步建立与城市总体规划和产业结构布局相适应的高等教育空间格局。引导高校围绕我市重大战略和主导产业需求,主动布局一批新学科专业。引入国家级实验室与重大科研项目,促进大学基础学科建设和成果转化实践。 充分发掘大连文化艺术魅力。推动“名牌名品名人”的文艺“三名”工程,鼓励名人名家创作展现大连特色的文艺作品。研究制定激励文艺精品扶持奖励相关政策,完善文艺作品创作生产传播引导激励机制。结合近现代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完善公益性、综合性的文化场馆布局。统筹规划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图书馆、绘本馆、非遗馆、音乐厅、科技馆、研学馆等标志性艺术文化设施和艺术综合体。搭建艺术交流平台,推进文化创意、文化休闲等产业发展。 打造商务会展产业新高地。高标准办好以夏季达沃斯、国际服装展、国际艺术博览会等为代表的国际会议活动,积极争取设立面向东北亚的国家级国际合作机构,主动承接国家关于东北亚合作的各类会议、展会,积极申办系列高端国际会议及专业论坛。依托金州湾临空经济区规划建设国际一流的会展中心,积极承接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会展活动,引进培育国际会展品牌,打造一批专业会展品牌。鼓励会展企业向数字化、规模化、集团化发展。搭建大连会展服务云平台,打造一批线上智慧展会。 第三节 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激发传统文化产业新活力。推进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出版发行、影视制作、广告会展、演艺娱乐等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运用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科技成果,催生新型文化业态。实施“互联网+”“文化+”行动,促进传统文化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信息产业、建筑业、旅游业、特色农业和体育产业等融合发展,增加传统产业附加值和文化内涵。 大力发展新兴文化产业。支持发展数字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网络视听等新兴文化产业。培育发展体现大连文化内涵和特色的创意设计、文化商品设计、校园活态博物馆艺术等文创产业。加快发展文化旅游、文博民宿产业。积极发展工业文化旅游,推动机车厂、华润棒棰岛啤酒有限公司搬迁腾退,鼓励支持利用工业遗产资源建设工业文化产业园区、特色街区等,培育工业设计、工艺美术、工业创意等新业态。支持文化企业开展跨境服务和国际服务外包,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以中日文化旅游交流大会等为重点,打造城市文化名片。 完善文化产业支持政策。加强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加大宣传推介和招商引资力度。培育骨干文化企业,鼓励有实力的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扶持成长型小微文化企业创新发展,实施文化创意企业“小升规”培育工程。合理规划文化产业布局。鼓励文化企业、行业协会举办大型文化品牌活动和发展数字文化新业态,打造文化消费新模式。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高于5%,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达到280家以上。 第四节 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文化事业建设。全面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推出一批反映时代新气象、讴歌人民新创造的大连文艺精品。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建设新媒体传播矩阵,建强用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年度国有院团文化惠民演出达到190场。 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推动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等设施建设。建立大连市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平台,加强数字图书馆、智慧博物馆、数字资源库建设。夯实基层综合性文化中心,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级文化活动室建设。深化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改革,畅通优质公共文化资源下沉基层渠道,努力形成覆盖基层、惠及群众的“15分钟文化圈”。鼓励将符合条件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作为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分馆,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大连”, 提升国民综合阅读率,推动农村电影放映优化升级。加强城镇新建居民小区足球场、社区多功能运动场等体育健身设施重点布局建设。村(社区)文化设施覆盖率达到95%。 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和合理利用。围绕“一带、四区、八片”的历史文化总体保护布局,加快构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加强重点文物保护管理,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建设一批记录大连历史、传承大连记忆的文化景观工程。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充分发掘大连历史文化内涵,加强对东关街、俄罗斯风情街、中山广场、旅顺太阳沟、旅顺港等文化遗址、古村落、古建筑的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推动大连历史文化有机融入大连文化保护体系和文化创意、全域旅游等产业规划体系。深挖大连工业文化,加强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实施工业遗产+文物保护、旅游、博物馆等,建设一批特色工业遗产工程等。
第十四章 统筹发展和安全 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城市 全面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把安全发展贯穿我市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防范和化解影响现代化进程的各种风险。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增强城市抗风险韧性,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大连。 第一节 严格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决维护保障国家安全。把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特别是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放在第一位,全面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严密防范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渗透颠覆破坏活动,综合提高网上网下斗争能力,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建立军地需求有效对接机制,重点推动海洋新兴领域和船舶重点领域协调发展。统筹基础设施领域共建共享,加强军民科技成果相互转化和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加强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巩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加强边境管理和边海防管控,统筹做好民兵预备役工作,新建民兵训练基地。 全面落实五大安全战略。坚决维护国防安全,支持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加强现代人民防空建设,优化升级国防科技工业,打造国防教育基地,巩固军政军民团结。加大粮食收储供应保障体系建设力度,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加强经济安全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织密织牢风险监测网,强化市县乡协同、政银企联动,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经济金融风险的底线。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保障,常态化开展断链断供风险排查。持续推进蓝天、碧水、青山、净土和农村环境整治“五大工程”,维护生态安全。加强大宗物资战略储备,保障能源安全。 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建立健全公共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重点加强煤矿、非煤矿山、危化品、烟花爆竹等行业领域安全监管,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强化生物安全保护。建立最严格的食品药品监管制度,健全食品安全全程追溯体系,强化药品零售和使用环节监管。加强特种设备和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健全洪涝干旱、森林火灾、地质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预防救助机制,提高自然灾害预防救助保障能力。加强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健全市县两级应急救援管理工作机制,增强应急专业队伍力量,构建“大应急”工作格局,提高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推进火灾隐患综合治理,加强消防监管信息和基础数据共建共享,提升消防安全综合保障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实施严格的公共交通安全管理,严防针对公共交通的暴力恐怖袭击和个人极端案(事)件发生。高质量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增强全民禁毒意识,完善毒品问题治理体系。强化网络安全风险防控。不断完善风险预警机制和协同监管机制。统筹资源合力共建防御突发公共安全风险的安全城市,争创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 第二节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全面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体制机制。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基层民主协商制度,实现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理顺市、县(区)、乡镇(街道)纵向架构,完善党委、政府、社会横向体制,发挥政治引领、自治基础、法治保障、德治先导、科技支撑作用,实施全周期管理,提升市域社会稳定风险防范化解水平、公共安全风险防范化解水平和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深化党委对平安大连建设的领导,落实平安建设领导责任制。 健全社区管理和服务机制。加大向基层放权赋能力度,减轻基层特别是村级组织负担,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实现社会治理精细化。完善市、区、街道、社区四级管理和服务网络,以“事权统一、权责对等”为导向,统筹并下沉城管、交管、环卫等力量,搭建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更好发挥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畅通和规范市场主体、新社会阶层、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等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深化落实“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接诉即办”等基层管理机制经验,整合城乡社区的行政、社会和市场等资源,逐步在全市所有城乡社区实现公共服务、志愿者服务、市场化便民服务有效连接的“千米服务圈”,加快建设现代社区。加强基层社会治理队伍建设,推广社区“全岗通”工作模式。提高社区民主自治参与度,构建“街道—社区—小区—楼栋—居民”全覆盖网络组织体系。 第三节 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全面建成以圈层查控、单元防控、要素管控、部门协作为主体的立体化法治化专业化智能化治安防控体系。强化治安要素掌握,加强信息采集、数据汇聚、智慧决策,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信息化建设,防范危害国家安全、政权安全的事件和公共安全事故,遏制暴恐犯罪和个人极端暴力犯罪。防范化解涉企、金融、重大负面舆情、群体性案事件、重特大公共安全事故、个人极端案(事)件等领域风险,全力做好信访稳定工作。 构建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机制。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高效便捷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推进在线矛盾纠纷解决平台建设。发挥好法律咨询、行业专业性调委会等相关组织作用,为群众提供公共法律服务。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搭建基层社会心理服务平台,建立心理咨询室或社会工作室。 第四节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着力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制度执行,持续开展“减证便民”。继续加强重要领域立法,坚持民主立法、开门立法。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严格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落实政府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制度。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完善仲裁制度,提高仲裁公信力,将仲裁事业纳入法治政府建设考核评价。完善司法体制机制。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健全审判权力运行体系。强化审判组织办案主体责任,守住院(庭)长“一岗双责”,健全审判人员权责清单,完善监督制度机制。加强审判监督管理,建立程序严格的惩戒机制,健全与纪检监察机关工作衔接机制。 加强普法宣传教育。突出抓好宪法学习宣传教育,推动宪法宣传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大力推进法律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网络等,以全民普法促进全民守法。抓好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支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阵地和传播体系建设,推动执法过程中的实时普法,深化基层法治创建活动。 第十五章 强化规划引领 实现宏伟蓝图 坚持“规划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积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健全以党建强化规划周密部署和科学实施的体制机制,加强规划统筹衔接和科学实施,维护规划纲要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强化法治思维和创新思维,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技术等有效手段,为推动规划有效实施提供全方位保障。 第一节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东北、辽宁及大连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融入规划制定、部署、实施、保障全过程,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有效落实。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的能力水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意识形态责任制,全面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深入学习运用中国共产党一百年的宝贵经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提高适应新时代新要求抓改革、促发展、保稳定水平和专业化能力。深化“七携手”党建品牌,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集聚爱国奉献的优秀人才。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强化对公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大连实践。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工作,加强人大对“一府一委两院”的监督,支持和保证人大依法行使职权。发挥好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着力提高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水平,更好凝聚共识。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巩固和发展大团结大联合局面。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全面贯彻党的侨务政策。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作用,把各自联系的群众紧紧凝聚在党的周围。 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健全党委研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定期分析经济形势、研究重大方针政策的工作机制,完善出台重大改革、重大项目、重大政策需提前提交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等专门机构讨论酝酿的制度,健全决策咨询机制,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大干部跨条块跨部门跨领域交流力度,推进干部能上能下,促进动力压力均衡传导,提高干部队伍活力和战斗力。加强党对统一战线和群团等工作的领导,形成推动规划实施合力。 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引导党员干部发扬斗争精神、敢于动真碰硬,在振兴发展实践中增强斗争本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坚持以上率下主动扛起责任,强化主人翁意识,讲格局、讲境界、讲担当,处理好守正与创新、秩序与活力的关系,进一步转变作风、真抓实干。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选好配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激励党员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求变图强,形成以干成事论英雄、以解决实际问题论能力、以高质量发展项目和高水平制度创新成果论业绩的鲜明导向。加大年轻干部培养使用力度。坚持“三个区分开来”,为担当者担当,充分调动各级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 第二节 充分发挥规划的导向作用推进统一规划体系建设。切实发挥发展规划的统领作用和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空间规划的支撑作用,确保总体要求一致、空间配置一致、时序安排一致。建立健全投资、财政、金融等政策与发展规划衔接的协调机制。完善人口、土地、环保、财政、价格等相关配套政策,确保规划重点项目有序推进。综合利用政府投资补助、贷款贴息、用地保障等多种方式,为规划中明确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增加民生福祉、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等重点任务落实提供政策保障。
第三节 加强规划的实施与保障压实规划实施责任。市政府统一组织规划实施工作,制定规划分工和实施方案,明确牵头单位和工作责任。各地区、各部门根据分工明确实施进度和推进措施,逐项落实目标任务。年度计划要贯彻本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将本规划确定的主要指标分解纳入年度计划指标体系,设置年度目标并做好年度综合平衡,明确工作重点。 完善规划监督考评。各地区、各部门将规划实施情况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内容,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监督。建立规划实施监测评估机制,强化监测评估结果应用,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持续开展综合督导督查和巡察考核,形成“闭环式”工作机制。 强化规划实施技术保障。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和实时监测、动态跟踪、模型估计等新模式,提升规划实施水平,落实问计于企、问计于民要求,优化对人口、产业、改革、社会治理等关键领域和重大项目的有效分析,为规划的实施与评估提供科学支撑。
《大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政策解读 【图解】大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