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政策 >>大连(辽宁) >>自然资源局 >> 落实《大连2049城市愿景规划》之 《大连市城镇体系规划(2018-2035年)》 公告
地方政策
详细内容

落实《大连2049城市愿景规划》之 《大连市城镇体系规划(2018-2035年)》 公告

时间:2020-07-31     【转载】


《大连市城镇体系规划(2018-2035年)》(以下简称“城镇体系规划”)是大连市贯彻十九大精神的城乡空间发展的“整体最优化设计”,是落实《大连2049城市愿景规划》愿景目标和发展战略的重要规划之一。其重点任务是以区域各项经济要素分布为基础,确定城镇的职能分工、人口规模等级、空间布局结构体系、全域生态格局、重大基础设施协调等,是支撑大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的42部专项规划之一,其成果将纳入大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全域层面的战略指导。

  规划于2016年启动编制,2018年6月15日通过了市规委会专家委员会审查,2020年3月通过市规委会审议。现公告如下:

  一、编制背景

  《城镇体系规划》是落实中央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具体行动。2018年9月28-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东三省考察时就提出东北振兴发展的六项重点工作之一就是要科学统筹精施策,构建协调发展新格局。要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加强重点区域和重点领域合作,形成东北地区协同开放合力。2019年8月26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中提出要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承载能力,深化区域合作新机制。总书记9•28重要讲话及中央文件中多次提及大连和区域协作发展等内容要求。大连是辽宁乃至东北振兴的排头兵和领头羊,中央对大连的振兴发展寄予厚望。落实总书记要求和中央决策部署,要求我们尊重城市发展规律,科学谋划城市未来发展蓝图,充分发挥开放优势、区位优势、产业优势,突出大连在辽中南城市群,乃至东北亚经济圈的地位和作用,增强区域协作,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城镇体系规划》是深入细化、落实《大连2049》等上位规划,指导、完善《大连市国土空间规划》的具体体现。《大连2049》是大连面向未来的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是通过对大连城市战略性问题分析与研判,提出城市发展目标、战略措施及行动举措的规划,对大连未来城市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在新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要求中,要求将市域城镇体系布局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并且更加强调“要加强城镇圈、都市圈等跨行政区域的规划研究,以加强对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的支撑”。因此,《大连市城镇体系规划(2018-2035年)》是对《大连2049城市愿景规划》的细化,是贯彻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辽中南城市群规划等上位规划相关要求,在大连市域层面就统筹城乡发展、城镇格局优化、重大设施综合部署、生态保护、跨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支撑。

  《城镇体系规划》是统筹协调大连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促进地区差异化发展的有力保障。规划通过转变发展思路,创新治理模式;有机营建市域高品质中心区和城区体系;构建精明、高效、创新型都市产业体系;修复和发展生态有机、功能复合的滨海半岛自然生态系统;系统梳理、分类转型规模过大的开发空间与项目;协同总体战略,以人为本、精准配套完善市域公共服务与设施网络体系这六大战略,突出城市特色,增强区域协同能力,促进差异化发展,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把大连建设成为“开放创新之都、浪漫海湾名城”。

  二、编制原则

  一是坚持高标准高水平编制。组建了由南京大学担任核心技术团队,大连市城乡规划测绘地理信息事务服务中心紧密配合的高水平联合编制团队,共同推进规划编制工作。编制团队历时四年,广泛调研、深入论证、数易其稿。规划编制充分借鉴英国伦敦,日本东京和国内上海等城镇空间发展规划理念和经验,力争以最前沿的视角谋划大连未来发展方向。

  二是坚持“开门编规划”。充分调动各级党委政府部门、社会各界深度参与,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市民代表,围绕城镇空间发展目标深入讨论,力争规划最大程度凝聚共识。

  三、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及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贯彻“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尊重国际大都市发展客观规律,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坚持:

  (一)真抓实干深化改革创新,转型整体统筹的有机发展、科学发展;

  (二)底线约束保障城市安全运行;

  (三)创新发展和精明收缩并重引导城市发展方式转型;

  (四)弹性适应面对城市发展变化。

  四、规划范围和期限

  (一)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确定的规划区范围为大连市行政辖区,总面积为1.37万平方公里。

  (二)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期限为2018年至2035年,明确到2035年的市域城乡发展基本框架。近期到2020年,远景展望到2050年。

  五、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功能定位

  (一)总体思路

  规划期大连市城乡发展的总体思路是:适应新常态,落实新思想,以人民为中心,转型精明目标、精巧统筹、精准施策,推进新型城镇化、激活发展新动能,统筹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以具有大连特色的空间生产供给侧改革,迈进大连城乡发展的新时代。具体体现为:

  1.精明增长:以人为本的精明增长目标,由过去重扩张、重增量、重物质、重硬设施,转型为精明增长、更重功能、品质、结构,更重存量、整合增量,更加以人为中心,更重偏软的设施和功能。坚持生态优先的底线思维,生态空间只增不减。人口总量提升的同时,优化结构,增加年轻人吸引集聚力度,降低老龄化水平。建设用地集约高效,城镇建设用地空间供应由增量扩张转向增量控制、存量挖潜并重。

  2.有机疏散:全域统筹要素配置,产业、功能、要素的空间优化由向心集聚转向全域统筹。有序、梯次疏解城市功能。先疏解高耗能、高污染工业,再疏解是非核心城市功能。以全局性规划指导空间管控,处理好保护与建设的关系,做好留白与提升。

  3.精巧统筹:生态、生活、生产,城乡空间、生态空间、产业空间、基础设施,转型、升级和动力重塑等所有方面,相互之间实现精巧统筹、互为支撑,每一个方面、每一个干预实现复合功能,从而实现最优整体效应和最优整体性的建构。

  4.精准施策:精准地抓住市域城乡发展整体系统中的关键矛盾,在战略引领的基础上,关注具有宏观战略意义的中微观结构和要素,精准制定目标和行动规划。

  (二)发展目标

  《城镇体系规划》落实《大连2049城市愿景规划》提出的“开放创新之都 浪漫海湾名城”愿景目标,力争大连成为新改革周期,我国东北地区以空间生产供给侧改革实现解套旧发展模式、激活新发展动能、实现新型城镇化和国际合作中国模式输出的新范式、实现城乡空间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排头兵,到规划期末,大连城乡建设力争成为东北亚人居典范城市和国际创新都会。

  (三)功能定位

  着力构建“五城四中心一典范”的功能支撑体系,努力实现“东北亚人居典范城市和国际创新都会”。

  “五城”:国际宜居典范城市;国际时尚创新城市;国际旅游度假城市;国际文化交流城市;国际自由贸易城市。

  “四中心”: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东北亚国际金融中心,东北亚国际贸易中心。

   “一典范”:国际产业模式和产能合作典范。

  六、市域城乡总体空间格局

  (一)空间组织层次

  贯彻区域统筹发展的理念,基于模式创新、功能统筹和区域共赢原则,构建功能互补、高效一体的大连城镇体系空间组织层次,空间组织层次共分为四个层级。

  第一层级:大都市圈。由大连与辽中南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构成。远景依托渤海海峡通道建设,形成北方跨渤海湾区具有竞争力的城市群。通过区域内各城市间的协同合作,加强彼此联系,锚固并扩大大连城市腹地范围,辐射带动周边城市发展,提升城市在区域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层级:都市圈(90分钟通勤圈)。以大连为核心,以高铁1.5小时可达范围为基础,构建大连都市圈,辐射鞍山、营口、丹东东港乃至山东半岛烟台、威海等城市。将渤海海峡跨海通道作为环渤海区域交通“新枢纽”,通过便捷的交通网络,打破大连尽端区位劣势,强化东北、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纵深联系,拉动辽中南城市群发展,同时使大连融入到更高水平城市群分工中。

  第三层级:全市域。大连市域行政辖区,面积1.37万平方公里。在市域城镇布局、规模等级、产业布局、生态保护等方面进行统筹谋划。

  第四层级:核心城市区(30分钟通勤圈)。城市中心25公里范围内,东至二十里堡,西至龙王塘,面积约1000平方公里。包括主城区的核心区和金州城区。通过多区联动、品质均质、湾区拉动、紧凑城市等空间战略,实现核心城市区的提升发展。

  (二)市域城镇空间结构

  规划市域城乡发展总体空间结构为“一核两区七组团多节点”功能完备、品质卓越、富于特色的国际化滨海半岛精明有机韧性网络型都市区。

  全市域由以高品质中心区、公共设施与公共活动区、高品质居住区和高效益产业区为核心,功能完备、有机分工,发展集约、高效、绿色的1个都市极核、2个都市新区、7个都市组团和12个特色节点所构成的城镇体系,构成一个大连特色鲜明,集约紧凑、有机分工、绿色人性、富于韧性的滨海半岛网络型都市区。

  1个都市极核,由大连中心城区和金州副中心城区组成。作为东北最精致核心都市区功能的承载地,各区域有效统筹,发挥功能、产业、资源优势,打造有机、人性、绿色、韧性、国际化的城区。

  大连中心城区

  包括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子区、甘井子区和高新区。定位为“精致优雅的国际化中心城区,东北地区经济门户、金融、商务、会展中心。中西沙作为都市区文化中心,东北亚国际旅游胜地之一,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甘井子区作为大连的新城区,打造枢纽之城。高新园区依托高新技术产业,打造创新之城”。

  金州副中心城区

  包括金州城区、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保税区。定位为“市域副中心综合性城区,高端制造业中心区”,园区向高水平城区转型发展示范区,新兴滨海高品质城区,国际航运中心组合港之一。

  2个都市新区,包括普湾都市新区和旅顺口都市新区。

  普湾都市新区:以普湾中心城区为核心,承担市域都市化发展的副中心职能,有效疏解都市极核发展的压力,定位为“绿色精明增长、湾区特色鲜明、产城有机融合、创新氛围浓郁的紧凑组团带形城区”。

  旅顺口都市新区:“大连后花园”,尺度宜人、紧凑组团,绿色滨海高品质城区,基于针灸式改造、有机微易更新的大连城市复兴的先行示范区。面向东北亚的文化旅游城、生命健康城,生态文明示范区和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

  7个都市组团包括瓦房店都市组团、庄河都市组团、花园口都市组团、皮杨都市组团、长海都市组团、长兴岛都市组团、太平湾都市组团。

  瓦房店都市组团:渤海侧北部综合服务中心,工业文化特色浓郁、紧凑宜居的山水城区,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示范区。

  庄河都市组团:黄海侧北部综合服务中心,精巧的滨海山水宜居城区。

  花园口都市组团:以新能源、生物制药为主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生态宜居的滨海产业新城。

  皮杨都市组团:以服装、水产为主导的紧凑港口小城。

  长海都市组团:东北旅游、商务休闲生态岛,远景成为东北亚新兴的国际旅游、商务休闲生态岛。

  长兴岛都市组团:以石油化工、装备制造产业为主导大国重器产业基地,通过集中紧凑发展实现精明转型的示范区。

  太平湾都市组团:大都市远郊区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长远战略发展储备区。

  12个重点镇(街道)包括复州城、老虎屯、龙门(许屯、李官)、谢屯、安波、步云山、仙人洞、青堆、黑岛、大郑、城子坦、莲山。

  七、市域乡村振兴指引

  (一)市域乡村振兴发展目标

  重视城乡统筹和乡村发展,切实尊重规律、打破传统路径依赖,避免套取乡村增长机会、将乡村变成又一个增长极的误区,在尊重规律和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基础上,使乡村成为真正有机自然的生态本底,韧性安全的生态网络,复合历史、文化、健康休闲的绿色家园,安全高效的有机农林渔产品基地,高品质都市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区域竞争力的整体支撑。

  (二)市域乡村振兴总体策略

  1.空间以生态布局优化调整为主、聚落分类分质发展引导,让绿色、生态与经济发展成为利益共同体。

   尊重和强化“双面抱海、半岛而居”的地理禀赋,以真正自然生态的空间为主体,高效、有机的农业空间复合历史、文化、健康休闲、创意等丰富功能;

   以特色风貌区(滨海渔村、山林果园、平原农业)引导小城镇和乡村空间发展,提升小城镇空间品质;

   修复平原和沿海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构建有机韧性的生态网络,提高区域空间品质和生态环境。

  2.认识到大连城镇化还在进行的阶段特征,合理定位,引导乡村和小城镇健康有序发展。

   强化大连主城区的都市极核功能,继续推动乡村人口向中心城区和沿海城镇集聚;发挥普湾新区、瓦房店中心区和产业基地优势,吸引市域范围内人口集聚;

   引导农民往职业化方向发展,持续降低农业人口比重;

   在保护和发展乡村自然、社会、文化特色的基础上,支持少量高品质复合食品加工、冷链运输、休闲、健康、养老、文化的都市型功能落地,打通市场、政策、基础设施对接的壁垒,给予功能成长和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3.畅通城镇化路径,稳定和发展城乡社会结构,提高乡村社会发展水平,保障民生底线的基础上,分类分级差异化配置基本公共服务设施。

   保障乡村基本生产资料稳定,畅通农民农村权益合理流转、退出渠道,保障农民就业、收入稳定;

   依托都市区多中心网络化的功能分工、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以合适的方式与乡村有机对接,经济性解决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乡村享有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城市带来的发展机遇;

   保障民生底线,统筹城乡民生功能,分类分级、差异化配置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

  4.依据各村人口变化、产业特色与区位条件等因素,将各村按照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搬迁撤并类、暂不分类进行分类。引导人口向乡镇所在地、产业发展集聚区集中,引导公共设施优先向集聚提升类、特色保护类、城郊融合类村庄配套。

  (三)市域乡村振兴近期行动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新农村“六化”工程,完善新农村建设“建、管、修”可持续发展体系。推进新型农村社区集中供水,显著提高自来水普及率。因地制宜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清洁能源示范村。推进农村废弃物、污水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建设,推进农村河塘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推进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向农村基层倾斜,重点加强农村养老、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八、生态绿地体系——构建“优越复合生态”系统

  突出重视“最低成本的最优功能和最高品质”,充分珍惜天赋的山-海-岛生态自然本底,构建滨海山水自然生态系统,修复和发展绿色有机、功能复合的“一脊两岸多廊道五田园”缤纷有机高品质的滨海半岛型生态网络。

  一脊:一条绿色生态涵养中脊,也是大都市区集运动、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生态文化活力体验区和森林公园;由市域北部生态涵养区,中部都市近郊大小黑山生态涵养区和西部森林公园组成。

  两岸:二条多彩缤纷、功能复合、环境优美、文化多元的滨海岸线;集中展现大连特色风土人情、生产生活的的黄海海岸线和渤海海岸线;

  多廊:多条山海生态景观复合廊道,依托复州河、大沙河、碧流河、庄河、英那河等主要河流形成的多条山海生态廊道;

  五田园:五片都市观光、休闲与有机健康农产品生态田园,旅顺北部生态农业片区、普湾生态农业片区、渤海生态农业片区、北黄海生态农业片区和城子坦-大刘家生态农业片区。

  九、中心区体系——创建高品质“精致宜人空间”

  (一) 中心区体系

  统筹市域整体,通过存量有机更新,有限精准新增,营建紧凑、人性、多元复合功能的“主中心(1个)-副中心(5个)-片区中心(10个)-特色服务节点(12个)”四级高品质中心区体系。

  都市区主中心:青泥洼-人民路-东港高品质中心区,承担大连面向全球最高品质、最高功能,国际化水平最高的综合性服务职能,重点发展金融服务、总部经济、商务办公、文化娱乐、创新创意、旅游观光等功能,加强历史城区内文化遗产和风貌的整体保护。

  都市区副中心:星海智慧湾、华南广场中心商业区、斯大林路高品质中心区、金马路高品质中心区、普湾中心区主城区。强化面向东北和市域的综合服务功能,承担国际创新都会的部分功能。

  片区中心:太阳沟高品质中心区、西部高品质中心城区、瓦房店老城高品质城区、庄河湾都市中心综合海湾区、黄海大街老中心片区、长兴岛综合服务城区、花园口综合服务区、永宁综合公共服务中心、皮口公共服务综合中心、长海县公共服务综合中心。

  特色服务节点:依托12个重点镇(复州城镇、老虎屯镇、龙门、谢屯镇、安波镇、步云山镇、仙人洞镇、青堆镇、黑岛镇、大郑镇、城子坦镇、莲山镇),分别布局特色服务节点,保障市民享有便捷舒适的公共服务设施,提升生活品质。

  (二) 景观风貌体系

  魅力提升,特色彰显,塑造山海魅力精致空间体系:精心整合市域范围内的自然山海基底和特色的人居建成空间体系,形成功能彼此增益、景观交相辉映的“一园一脊六都市风貌区”的市域景观风貌体系,凸显大连“滨海、半岛、都市区”的特色风貌。

  一园:一个国家海岸公园,依托滨海路,建设贯穿黄渤海的1400余公里滨海景观大道,联接8个核心生活湾区、4个滨海旅游经济区、49个沙滩浴场、13个特色海岛及133个滨海乡村小镇。

  一脊:一条绿色景观中脊,依托千山余脉生态涵养区,充分发挥生态增值效应,复合功能,构建与都市风貌相互因借的自然山水和乡野农业景观体系;由市域北部生态涵养区,中部都市近郊大小黑山生态涵养区和西部森林公园组成。

  都市风貌区:包括最高品质城市中心区、普湾魅力海湾都市新区、旅顺海滨风情半岛、瓦房店精致轴承之都、长兴岛国家石化基地、庄河北部滨海小城。

07 大连城镇空间结构规划图1.jpg

08 大连城镇职能与规模等级规划2.jpg

09 市域核心空间体系结构规划3.jpg

11 生态空间体系结构规划图4.jpg

15 市域中心及公共服务设施体系结构规划图6.jpg

21-1与周边区域统筹7.jpg

21-2都市圈层8.jpg

公告时间:2020年4月20日至2020年5月20日



  • 电话直呼

    • 13889487069
    • 客服 :
    • 客服 :
  • 关注公众平台获取政策更便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