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大连行动计划的通知
各区市县人民政府,各先导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委办局、各直属机构:
《中国制造2025大连行动计划》业经大连市第十五届人民政府第四十六次常务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大连市人民政府
2016年1月29日
中国制造2025大连行动计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战略部署,适应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新形势,推动大连制造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进一步提高大连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建设制造强市,特制定本计划。
一、重要意义
制造业是大连的传统支柱产业,在全市经济发展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做大做强制造业,建设制造强市,是我市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加快建设产业结构优化的先导区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区的关键环节。近年来,全市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建成了门类较为齐全的制造体系,在高档数控机床、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汽车及零部件、制冷设备、新材料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初步具备了建设制造强市的基础和条件。但是,与国内外先进地区相比,我市制造业发展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全市制造业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产业结构不够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总体来看,与发达国家在工业3.0基础上迈向4.0不同,我市制造业还有相当一部分停留在工业2.0水平,只有少数领先行业可比肩工业3.0.迫切要求我市必须处理好工业2.0普及、3.0补课和4.0赶超的关系,加大力度调整结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努力形成制造业增长新动力,塑造制造业竞争新优势。
当前,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实施,为我市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我市必须牢牢把握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加强统筹规划,突出创新驱动,深入实施制造强市战略,落实好《中国制造2025》,实现大连制造向大连创造转变、大连速度向大连质量转变、大连产品向大连品牌转变,为建设“两先区”提供强有力的战略支撑。
二、总体要求
(一)行动思路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以构建现代产业聚集区为目标,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持续壮大主导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推进制造业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和服务化,加快构建新型制造体系,使先进制造业成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引擎。
(二)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创新政府管理方式,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转变,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坚持基础提升与融合发展相结合。坚持问题导向、产需结合、协同创新、重点突破,着力破解制约重点产业发展的瓶颈,夯实制造基础,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有机融合,加快军民融合产业发展。
坚持创新引领与开放合作相结合。充分利用和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加快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变。始终把开放合作作为建设制造强市的重要动力,加强国际产能合作,实现与全球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的高位嫁接。
坚持绿色发展与质量效益相结合。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建设制造强市的重要着力点,发展生态友好型工业,坚持节约集约发展,推动资源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促进制造业规模、质量和效益相协调,实现绿色发展与质量效益的有机统一。
坚持整体优化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彻底打破传统产业发展格局,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步伐,推动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促进产业向中高端发展。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大连市制造业向高端、智能和绿色方向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成效,基本建成国内领先、有国际影响力的制造强市。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健全,掌握一批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优势领域竞争力显著增强,产品质量有较大提高;顺应国际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数字化、精细化和绿色低碳方向发展的新趋势,两化深度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重点领域应用取得明显进展,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明显下降。
到2025年,大连市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制造业整体素质和创新引领能力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质量效益水平位居全国先进行列;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显著成效,两化深度融合迈上新台阶;拥有一批国际公认的技术标准,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产业集群,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明显提升。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三、 重点工程
(一)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
重点围绕造船、轴承、机床、制冷设备等领域创新发展的共性需求,建设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鼓励企业建设省级以上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等,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提高企业研发实力。充分发挥各类协同创新联盟的作用,开展重点产品研发,攻克一批对提升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和带动性强的关键技术。支持高新区推进“2025创新中心”建设。充分发挥企业在创新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采取以龙头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为核心,多家单位入股,成立股份制公司或产业联盟的形式,将从事共性技术研究的部分力量分离出来,构建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和创新基地,重点开展行业基础和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成果产业化、人才培训等工作。根据我市工业基础和产业比较优势,到2020年,依托大船等骨干企业,争取创建“高技术船舶和海洋工程”1个国家级创新中心;依托瓦轴、大机床、中车在连企业、融科储能、冰山、大连重工、大杨、大连维德等骨干企业,建设高速重载精密大型轴承、智能制造、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储能技术、制冷设备、风电、服装、集成电路、精细化工等一批市级创新中心。
(二)质量品牌提升工程
坚持以技术标准引领质量提升,搭建“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产业化”链式平台,鼓励企业、行业协会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的制定与修订。鼓励企业进行产品质量追溯,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和品牌建设手段。积极实施品牌战略,培育形成一批叫得响的品牌。加大支持企业制定或参与制定重大技术标准力度。鼓励、引导制造业企业制定或参与制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推进企业采用国际标准,提升标准水平。建立完善标准化促进机制,加快与国际标准对接,强化制造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和预警信息平台建设,培育发展技术标准服务业。强化检测认证、计量技术服务基础建设,推动检测认证业创新发展。发挥龙头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作用,加强与国外知名认证机构合作,实现多边互认、一证通全球,降低企业检测认证成本。实施品牌培育工程,推进区域品牌、行业品牌、企业品牌建设,鼓励企业争创驰名商标,塑造“大连品牌”新形象。鼓励有条件的产业集群打造区域品牌,设计品牌名称、品牌形象识别系统等,建成一批区域品牌培育示范区。全面推行质量管理,积极推广精益制造,增强产品质量竞争力,形成具有创新和定制化的质量管理模式。加强产品质量信息的采集、分析和处理,提高企业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建立企业质量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制度和失信企业投诉举报平台,完善质量诚信体系,对失信企业实行社会联惩联防与末位淘汰。
(三)高端装备创新工程
瞄准高端制造领域和新兴产业,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在船用大型曲轴、电力牵引机车、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风电核电机组关键设备、新型储能设备等领域实施一批创新工程,开发一批带动性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重点产品和重大装备,突破一批共性关键技术,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系统集成水平,抢占行业制高点,塑造新的竞争优势。着力解决创新能力薄弱、核心技术和核心关键部件受制于人、基础配套能力发展滞后、产品可靠性低、产业链高端缺位、产业体系不健全、服务体系建设明显滞后问题。
(四)工业强基工程
着力提升“四基”研发能力,充分发挥大连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发支撑作用,着力解决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的产品性能和稳定性问题。组织开展先进成型、加工等关键制造工艺及高端装备的联合攻关,引领企业开展生产系统改进和工艺创新。落实首台(套)政策,支持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推广应用。针对重大工程和重点装备的关键技术和产品急需,突破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的工程化、产业化瓶颈。提升新材料产业整体能力。提高轴承钢、高温耐蚀合金、大规格铝合金板带材、高纯钒合金和高性能硬质合金等高端金属材料的生产及深加工技术水平,巩固在特种金属材料领域优势;提高膜材料、先进工程塑料、碳纤维及复合材料、能量储能与转换功能材料、电容去离子脱盐(CDI)海水淡化碳材料等先进材料的技术水平和产业化水平,壮大化工新材料产业的规模和实力;突破核用高纯硼材料规模生产关键技术,推动核用硼材料及先进陶瓷等产品规模化建设。继续做强汽车和轨道交通及高精密特种领域的轴承、石化和核电及LNG领域的泵阀、风电和重大装备领域的齿轮及变速箱、轨道交通和核电领域的弹簧等领域的零部件。
(五)智能制造工程
根据国家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及明确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依托我市制造业基础优势,确定攻关方向和目标任务。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培育新型生产方式,提升企业的整体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发展智能装备和产品。支持工业制造与信息技术领域的企业联合,提升智能化水平。支持研发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智能制造装备及智能化生产线,推进其产业化和示范应用,分阶段提升制造业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支持企业开发核心智能测控装置与部件、精密传动装置等产品以及服务于智能制造产业的信息技术产品;重点支持有条件企业开展服务机器人以及下一代机器人(智能机器人)的研发,掌握核心技术;培育和发展增材制造产业。
推进制造过程智能化。强化应用引领,依托具有优势的产学研企业(机构),构建专项联盟,紧扣关键工序智能化、关键岗位机器人替代、生产过程智能化控制、供应链优化,本着先试点后推广、先易后难的原则,在我市制造业重点领域逐步建设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以全面提升制造业产品、装备、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推广智能化管理和服务应用。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支持企业开发管理类、自动控制类等工业软件产品,形成一批数字设计、虚拟仿真、流程再造等系统集成与解决方案,以提升其智能化管理水平。促进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销售服务等全流程和全产业链的集成应用。
培育新业态新模式。鼓励企业发展个性化定制服务、融资租赁、网络营销、全生命周期管理以及在线支持服务、整体解决方案、工程总承包和供应链管理、服务外包等商业模式。
(六)绿色制造工程
以产业政策助推绿色制造。发挥政策监管扶持引领作用,支持和引导企业、科研机构围绕传统制造业能效提升、清洁生产、节水治污、循环利用等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开展研发和应用。从严控制高耗能产业和产能过剩行业项目,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突出抓好传统产业绿色改造升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项目。加强绿色制造节能标准工作,严格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努力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
加快制造业绿色化改造。围绕冶金、电力、石油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和重点耗能企业,全面开展余热余压利用、能量系统优化、电机系统节能、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工业废水深度处理回用等节能技术改造工作,推进企业绿色数据中心、能源管理中心和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优化能源配置,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大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工艺和装备的研制和推广力度,鼓励企业采用PPP或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加快制造业绿色化改造。鼓励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用新材料、新能源和高端智能装备,推进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
大力发展绿色制造产业。发展绿色技术、绿色设计、绿色产品,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鼓励节能环保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集成创新,提升节能环保装备的智能化水平。以全钒液流储能关键材料制备技术和电池系统制造集成技术、锂离子电池技术、电动机用铸铜转子技术、高压变频调速技术、汽油固定床超深度催化吸附脱硫组合技术、燃煤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热电冷三联供技术、生活垃圾及污泥资源化处理等技术,发展储能装备、膜装备、锂离子电池、机电装备、大气污染治理技术装备、分布式能源装备、污水处理技术装备等绿色产业。发展资源循环利用,提高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废旧电子电器、废旧金属、废塑料等资源综合利用,推进发动机、机床、轴承、制冷设备、阀门等机电产品再制造,实现再制造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到2020年,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88%以上;建成20家绿色示范工厂、5家绿色示范园区。到2025年,制造业绿色发展和主要产品单耗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绿色制造体系基本建立。
四、重点领域
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等重点领域,集聚各类资源要素,推进制造业快速发展。
(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集成电路及专用设备。提升集成电路设计能力和水平,围绕移动互联、信息终端、物联网、智能装备以及两化融合等应用领域,重点开发网络通信芯片、智能终端芯片、工业控制芯片、传感器芯片、射频识别芯片、信息安全和图像识别芯片、汽车电子芯片等高性能的集成电路产品。继续扩大发展芯片制造和封装测试业,大力发展模拟及数模混合集成电路、微机电系统(MEMS)器件、新型电力电子芯片及器件等特色工艺生产线。加快基于倒装、芯片级封装等先进封装技术的设备开发和产业化进程,支持半导体晶圆切割设备、芯片绑定、焊接装备自主创新。加快发展新一代超纯半导体特种气体,形成国内重要的特种气体供应基地,支持光刻胶、衬底绝缘硅、高纯度清洗液、引线框架、封装树脂等关键材料的开发和生产。强化芯片、软件、整机、系统和信息服务协同创新和发展,打造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测、配套、应用完整产业链条。
信息通信设备。跟踪研究第五代(5G)移动通信技术、核心路由交换技术、超高速大容量智能光传输技术、量子通信技术、未来网络核心技术和体系架构,积极研发大容量存储、新型路由交换、新型智能终端、网络安全产品等新一代信息通信和网络设备,重点发展基于4G、5G技术的移动通信专网设备,新型光纤光缆、高速光通信器件等光通信设备,大容量蓝光存储设备,车(船)载智能终端、穿戴式智能终端、行业应用智能终端等新一代信息终端设备,以及自主可控的网络安全硬件产品。
新型元器件。面向物联网、新一代宽带通信、新型视听等新兴产业需求,研究和掌握片式化、微型化、集成化、智能化、绿色化技术,重点发展激光显示、新型电子纸显示、三维显示、AMOLED显示等新型显示器件,发展高密度互连印制电路板、挠性印制电路板、刚柔结合板等新型印制电路板,以及片式容阻感元件、微机电器件、高频器件和高精度、高可靠性传感器、控制器等新型元器件,加快电子元器件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提升对电子整机发展的基础支撑能力。
工业软件。重点发展面向制造业的工业嵌入式软件和研发设计、生产管理、协同管理软件,支持利用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研发自主可控的高端工业平台软件、应用软件及营销管理服务网络平台建设。推动有自主核心技术的工业嵌入式操作系统及其应用、安全技术和大数据管理与分析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在制造业智能设计、仿真及工具开发领域取得突破。在装备制造业构建“互联网+”制造生态,形成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企业资源规划、供应链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等核心软件的技术支撑能力和竞争优势。在石化、机械、冶金、轨道交通、汽车、造船等领域形成涵盖从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到产品服务的行业应用软件及集成能力。搭建智慧工业云平台,结合本地工业优势构建工业资源库,鼓励工业软件公共关键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集聚一批有核心技术和竞争力的工业软件企业队伍。
(二)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
高档数控机床。保持我市在中高端数控机床、柔性制造系统、自动化成套装备及关键功能部件等方面的优势,以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为发展方向,重点支持研发具有深度感知、智慧决策、自动执行功能的高速高精复合类数控机床、专用组合机床、柔性加工生产线、基于机器人的集成制造装备和特种机床等装备,加快实现产业化和规模化。重点开发精密、高效、复合、智能化的立/卧式加工中心、龙门五轴加工中心等高精度工作母机;20000 r/min以上高速钻攻中心、五轴联动高速加工中心等电子信息设备加工装备;航空发动机制造所需精加工卧式加工中心、车铣中心等关键装备;汽车发动机/变速箱等高效加工/近净成形装备及成组工艺生产线等汽车关键零部件加工成套装备及生产线。重点开发多轴、多通道,高精度插补、动态补偿和智能化编程、具有自监控、维护、优化、重组等功能的智能型数控系统及20000r/min以上高速电主轴、1-2级滚珠丝杠导轨等高性能功能部件,提升效率、精度以及可靠性、稳定性。培育和推动增材制造前沿技术和装备的研发。
机器人。重点支持围绕汽车、船舶、机械、食品、电子、医药、民爆和危险化学品等行业的应用需求,开展机器人及其集成制造装备的研发和产业化,支持其在本地轴承、互感器、汽车零部件等产业先行示范应用,逐步实现规模化应用,以点带面推动运用工业机器人来改造提升我市传统制造业。鼓励企业坚持差异化发展的原则,开展机器人系统集成设计、控制系统等研发和关键零部件自主化,为其装备集成制造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企业根据装备集成制造需求,开发除锈、喷涂、焊接、搬运等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人,重点支持有条件企业开展服务机器人以及下一代机器人(智能机器人)的研发,掌握核心技术,抢占下一代机器人国际、国内竞争制高点。
(三)石油和化学工业
推进石化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完善发展产业链条。推动催化剂产业联盟及公共技术研发服务平台建设,探索开展新型产学研用合作模式,提高行业自主创新能力。优先发展新型、高效、环保型催化剂,加大新型加氢催化剂、电催化剂、非金属类催化新材料和碳基Suzuki氧化偶联高效催化剂的开发与应用,推动催化产业升级,打造中国催化产业之都。支持具有一定优势基础的高端医药(农药)及中间体,特种涂料,专用化学品等为主的精细化工,以及以新型高分子复合材料、膜材料、工程塑料和功能碳材料等为代表的高附加值化工产业。
(四)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
海洋工程装备。海洋油气资源开发主力装备领域,重点发展大型自升式钻井平台品牌工程、第七代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钻井船)、半潜式生产平台、半潜式多功能支持平台、深水浮式生产储卸装置(FPSO)。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新型装备领域,重点发展浮式钻井生产储卸装置(FDPSO)、深吃水立柱式平台(SPAR)、张力腿平台(TLP)、液化天然气浮式生产储卸装置(LNG-FPSO)、液化天然气浮式存储和再气化装置(LNG-FSRU)、水下专用作业装备与设备。海上作业保障装备领域,重点发展大马力多用途工作船、中深水风电装置安装船(平台)、深水起重铺管船、大型海底工程安装船、深远海多功能综合救助船。海洋大型浮式结构物领域,重点发展海洋空间资源开发用的能源供应、物资存储补给、生产生活、资源开发保障等不同功能的深远海大型浮式结构物。前瞻性海洋工程装备领域,重点发展极地冰区型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装备、可燃冰等新型海洋资源开发装备。
高技术船舶。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领域,重点发展20000TEU级以上超大型集装箱船、大型LNG、LPG运输船高端品牌、北极航线船舶、LNG燃料等清洁能源船舶。超级节能环保船舶领域,重点发展超级节能环保型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采用风帆助推、气泡和涂料减阻等新技术、LNG和太阳能等清洁燃料)。前瞻性船舶领域,重点发展信息技术高度集成的智能船舶。
(五)先进轨道交通装备
开发30-33吨轴重的大功率重载交流传动机车。开展3000马力节能环保型调车机车研发设计。开发适合国内外、路内外市场需求的,不同功率等级的交流传动客货运内燃机车。加快时速200公里电力机车、时速160公里客运内燃机车、大轴重货运电力机车、客货通用高原内燃机车等新产品的研制步伐。加快160公里城际(市域)电动车组、国产化现代有轨电车及地面供电系统和各种城轨车辆的研制步伐。
重点发展干线铁路重载机车车辆、快捷运输装备、高速铁路装备、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牵引与控制系统;发展内燃机车高效高压比增压器、列车智能操纵系统、机车远程监测与诊断系统、机车微机网络控制系统、机车与动车组高端轴承、内燃动车组动力包、机车与动车组换热系统及部件、轨道交通装备新型空调系统、永磁同步牵引系统等轨道交通装备核心系统和部件。加大适应快运货车的车体、转向架、制动、钩缓技术及相应标准研究。
(六)新能源汽车
加快建设共性技术平台,推进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建立行业共享的测试平台。加快发展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整车系列和电池、电机、电子控制系统集成等核心零部件和其关键材料的批量制备工艺,掌握汽车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核心技术,提升动力电池、驱动电机、高效内燃机、先进变速器、涡轮压缩机、轻量化材料、智能控制等核心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形成具有我市特色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体系。制定充电设施发展规划,鼓励公共单位加快内部停车场充电设施建设,积极利用城市中现有的场地和设施,完善充电设施布局。实施“互联网+汽车”,加强互联网智能汽车的研发。
(七)电力装备
重点支持发展百万千瓦级核电一回路主设备及关键部(零)件,培育常规岛设备的研发和制造。继续做大做强二代改进型和以CAP1400、“华龙一号”为代表三代核电技术的反应堆压力容器、核环吊、人员/设备闸门、核级泵(余热泵等)、核级阀(爆破阀、直流电动闸阀等)等装备,推进蒸汽发生器、稳压器、堆内构件、主管道、核级泵(上冲泵、应急给水泵、中低压安注泵等)、核级阀(安全事故阀等)实现产业化和规模化;争取国家第四代核电技术国产化任务,开展快堆、高温气冷堆等堆型反应堆压力容器、主泵、主蒸汽隔离阀、电动球阀、控制棒组件用芯块等关键设备和部件的研制,建设国内实力最强的核岛关键设备生产基地。继续保持和提升兆瓦级风电机组齿轮箱、轮毂、偏航系统、电机、轴承、电控系统、变浆系统等关键部件生产水平,实现产品的系列化和规模化,建设国内最大的兆瓦级风电核心零部件研制基地,同时充分利用发展海上风电的机遇,适时培育和发展兆瓦级风电整机产业,提高集成能力和水平。推进智能电网用设备及相关部件的制造,加快实现产业化。加强大容量、低成本储能技术的开发研制,发展储能设备相关产品。提升全钒液流电池、锂电池研制水平,发展大型电力储能、家庭储能、后备电源储能等产品,加快储能技术和产业发展。
(八)新材料
高品质特殊钢材料。主要以满足装备制造和重大工程需求为目标,发展高性能和专用特种优质钢材为主线。重点发展不锈钢、轴承钢、工模具钢、汽车用特殊钢和高温合金、精密合金等特殊钢材材料及制品,研发高温耐蚀合金、特种奥氏体耐热不锈气门钢、大型船用内燃机50级以上气阀和航天航空用超高强钢材料及高性能弹簧钢等材料的生产及加工技术。
新型轻合金材料。主要以轻质、高强、大规格、耐高温、耐腐蚀为发展方向,发展高性能铝合金、钛合金材料产品为主,重点满足航空航天、高铁、轨道列车、汽车等交通运输装备等领域的需求。研发高性能铝合金、大规格铝合金板带材的生产技术及深加工技术。
稀有金属材料。发展重点为钒和钨两种稀有金属材料,以硬质合金材料和高纯度金属及化合物材料为主,加快促进航空级钒合金和高性能硬质合金的产业化。发展和提升高纯度五氧化二钒、钒电解液、航空航天级中间合金钒材料等产品及生产技术。力争在高性能碳化钨硬质合金块棒材、数控刀片、刀具等产品质量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替代进口并实现自主化。
先进高分子材料。以我市石化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为依托,以发展高性能膜材料、先进工程塑料、高性能防腐材料、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等先进高分子材料为主攻方向,壮大和丰富我市精细化工产业链条,提升我市化工新材料行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水平。重点发展高效分离膜、特种工程塑料、高性能聚脲防腐防水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等产品。
先进炭素材料。针对能源与环境等科技领域的迫切需求,重点发展能量储存与转换技术用功能电极材料、电容去离子脱盐技术用功能炭材料、多相催化特别是温和条件下碳基负载催化剂、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用功能炭材料的可控合成技术方法,力争实现产业化和规模化应用。
先进陶瓷材料。突破陶瓷产品制备和精密加工等关键技术,重点发展核用硼材料、碳化硼陶瓷制品、碳化硅陶瓷制品和氮化硅陶瓷材料制品等,形成先进陶瓷高端产品的产业化。重点发展快堆控制棒组件用高丰度硼10碳化硼粉末、芯块、核用硼酸、碳化硼粉体、核用碳化硼芯块,以及碳化硅陶瓷制品、超精密高精度氮化硅(Si3N4)陶瓷球和精密陶瓷轴承等高端陶瓷材料及制品。
(九)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
优先发展单克隆抗体药物、全新结构蛋白及多肽药物、生物工程疫苗等新型生物技术药物,研发疗效显著的基因工程药物和小分子药物,加快多联多价疫苗、治疗型疫苗、人畜共患病疫苗等研发、产业化和应用。提高原创、仿创药物研发能力。加快发展生物医疗领域血液、干细胞、育苗等智能冷冻冷藏设备。发挥国内中药材资源和大连海洋资源优势,加强传统中药(民族药)名医名方的开发应用,加快名优中成药产品的二次开发和现代剂型的产业化;推进海洋生物药用成份提取、分离与结构改性以及微囊稳态化等新的共性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培育发展现代中药、海洋药物特色产业。加快发展先进医疗设备和新型生物医学材料,重点发展临床需求大、应用面广的医学成像、体外诊断仪器、人体功能状态监测、急救及外科手术设备等先进医疗设备,加快核心部件、关键技术的开发和产业化。发展社区和农村基层应用的普及型医疗设备和家庭用医疗器械,大力发展微创介入、外科植入、人工器官和组织工程产品。加快发展基于干细胞技术的组织器官再生制备设备。加快推进药物冠脉支架、可降解支架、新型骨科产品等新型植(介)入材料,可穿戴、远程诊疗等移动医疗产品研制生产。
(十)节能环保装备
紧紧围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需要,加大节能环保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力度,重点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品牌产品,大力发展高效节能锅炉、电机及拖动设备、余热余压利用设备、高效储能装备、大气和水污染防治技术与装备、垃圾和危险废弃物处理技术与装备等节能环保技术与装备。以冶金、电力、石油化工、建材等企业废弃烟气排放治理为重点,加快脱硫、脱销、粉尘排放、二噁英处理、生活垃圾、污泥资源化处理等专业治理技术与装备的研发和设计制造,推动治理装备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十一)服装纺织
重点发展西服、女装、内衣、童装、流苏、无纺布新兴纺织原材料等产业,引领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提升,向品牌方向发展。加快配套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打造服装纺织总部经济、一平方公里时尚圈以及服装文化创意展示基地和设计定制高地。支持石化-纺织产业链延伸,加强新型纺织材料的研究,重点攻克仿棉聚酯纤维及其纺织品产业化技术、高新技术纤维技术、耐高温过滤材料技术、生物基合成纤维关键技术、海洋生物基化学纤维关键技术、新型纤维素纤维关键技术、产业用纺织品新材料加工技术等重点技术。
(十二)海洋功能食品和生物制品
重点发展现代生物技术,从海洋生物中获取海洋功能食品和生物制品。包括虾青素、叶黄素等类胡萝卜素,二十二碳六烯酸、二十碳五烯酸等多元不饱和脂肪酸,蛋白酶、脂肪酶、纤维素酶等海洋新型酶类,海洋生物功能活性蛋白、肽和寡糖类等。推进海洋生物提取、纯化、合成技术,大型藻类生物酿造、生物能源技术开发,海洋药用生物资源及活性产物的挖掘与利用技术,海洋动植物生物大规模培养及反应器技术,岩藻聚糖硫酸酯提取技术等关键技术研发。充分挖掘我市海参、海带、裙带菜等优势海产品功能,研发具有辅助降血脂、预防心脑血管病、动脉硬化、糖尿病、骨质疏松、贫血等病症及益智延寿、促进生长发育等功能的活性物质或新型食品。
五、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由市政府领导牵头,市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大连市制造强市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经信委,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统筹协调全市制造强市建设工作,推动落实国家、省重大政策措施,研究部署全市制造业发展的产业规划、扶持政策、工程专项和重要工作安排,指导各地区、各部门开展工作,协调跨区域、跨部门重要事项,加强对任务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成立制造强市专家咨询委员会,研究制造业发展前沿性、战略性课题,对制造业发展重要决策提供咨询。建立任务落实情况督促检查机制和第三方评估机制,实施中期评估,对照国家、省两级要求和大连实际情况,对目标任务进行适时调整。
(二)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提高效率,完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制度。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科学界定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建立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完善市场准入“一个窗口”制度,推行“四证一章”改革。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推进企业并购重组和上市,引导国有资本向优势特色产业集中,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提高国有资本使用效率,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有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破除限制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加快军民结合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制定和完善制造业节能节地节水、环保、技术、安全等准入标准,加强对国家强制性标准实施的监督检查。加强安全生产保障,坚持科技兴安,推进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发展现代安全生产产业。
(三)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贯彻落实国家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各项优惠政策,积极争取国家支持政策。加大财政资金对制造业的支持力度,重点投向智能制造、“四基”发展、高端装备等制造业转型升级关键领域,继续实施《大连市鼓励制造业重点领域首台(套)技术设备示范应用推广资金管理办法》,引导我市制造业企业由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发展模式转变。加快研究支持智能制造发展的相关财政政策,并对现有政策进行整合。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工作为契机,着力在人才引进、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利申请、知识产权转让与交易、设立大连基金和争取国家基金给予金融支持等方面打造良好创新环境,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模式,在政府给予持续性资金投入的同时,探索后补助等多种政府资金投入模式,通过多种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参与创新中心建设,发挥好金融资本的助推器作用。确定一批重点项目、重点产品和重点企业,将其纳入“育龙”计划中予以重点扶持。设立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储能产业发展基金,支持新兴产业发展。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制造业重大项目建设、企业技术改造和关键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政府采购预算管理,预留一定比例采购预算专门面向中小企业进行采购。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收费项目进行全面清理,制定项目收费标准不高于国内同类城市水平。对重点工业园区动迁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分阶段、分步骤妥善解决市国资委出资企业办社会职能和历史遗留问题。
(四)完善金融支持政策
制定大力发展产业金融实施意见,发挥政府引导基金作用,推动设立各类产业投资基金,鼓励金融资本、产业资本和社会资本加大对制造业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重点装备制造企业设立直接服务产业发展的财务公司、金融及融资租赁公司等。鼓励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创新产品服务,加大资金支持。以新股发行注册制改革、战略新兴板和新三板转板机制推出为契机,鼓励装备制造企业、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在证券市场、新三板、区域股权交易市场上市、挂牌,借助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并做大做强。鼓励企业发行各类债券,积极引进保险资金、信托资金等。整合政策资源和金融资源,做实中小企业投融资服务中心,推动建立政策性担保机制,全面实施小额贷款保证保险,破解企业融资瓶颈。
(五)强化科技支撑作用。
实施全市科技突破计划,针对重点产业关键技术环节,推进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技术攻关。加大支持企业制定或参与制定重大技术标准力度。完善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大力促进高校和科研院所成果转化。以产业与技术创新联盟为重点,推进创新链整合。支持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和大连先进光源等区域性创新基础平台建设。加快构建众创空间,支持特色产业孵化器建设。完善“大连科技指南针”综合服务平台,实施科技创新券制度。深入实施“育龙计划”,加快培育壮大一批创新型龙头企业和创新型中小企业集群。
(六)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
实施服务型制造促进计划,引导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由提供设备向提供系统集成总承包转变,由提供产品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转变。鼓励制造业企业以增加服务环节投入、再造业务流程等形式培育新型业务形态与商业模式,发展个性化定制服务、融资租赁、网络营销、全生命周期管理以及在线支持服务、整体解决方案、工程总承包和供应链管理、服务外包等商业模式。鼓励优势制造企业“裂变”专业优势,通过业务流程再造,面向行业提供社会化、专业化服务。
(七)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创新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推进涉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实施投资便利化改革,发挥我市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的比较优势,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需要,推动企业走出去、优势产能转出去、技术标准输出去。大力推进国际产能合作,支持企业并购境外科技企业,鼓励企业利用现有设备和技术到境外建立生产基地、营销网络和售后服务中心,积极参与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对接“一带一路”战略开放新格局。支持大连中日韩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大连中以高技术产业合作等重点区域建设。加快大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
(八)完善人才政策体系
实施制造业人才培养计划,实行统筹规划、校企联合、分类培养,加大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健全从研发、生产到管理的多元人才培养体系。坚持产业导向、适度超前和市场配置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全市重点产业紧缺人才需求目录年度发布制度,实施全市重点产业紧缺人才引进计划和海外优秀专家集聚计划。建立人才激励机制,落实我市新一轮人才政策,使人才充分享受到创新创业、住房保障、子女就学、配偶就业、医疗保障等配套服务,把留住人才放在重要位置。
各区市县、各先导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实施《中国制造2025大连行动计划》的重大意义,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强化部门协同和上下联动,并结合各自实际,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分解任务,落实责任,确保各项目标顺利实现。
分享
-
朋友圈
-
QQ好友
-
微信好友
-
QQ空间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